现在土耳其正等着米下锅呢,中国在销售歼35时可得小心了。 要是卖给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很有可能被拆机然后拿回土耳其去研究。 土耳其Kaan战机项目深陷“发动机荒”,正四处求购技术填补空白,而中国歼-35的出口谈判却因技术保护条款陷入僵局——这场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实则是全球五代机技术争夺战的缩影。 中国军工的“铜墙铁壁”式防护,正在改写国际军贸规则,让那些想“借鸡生蛋”的国家彻底断了念想。 土耳其的“技术饥渴”已不是秘密。土耳其Kaan战机原型机至今仍在使用美国F-16的老旧发动机,自研的TF-35000发动机连核心机都没完成,2032年量产计划被航空专家视为“天方夜谭”。 更尴尬的是,土耳其虽坐拥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却因缺乏提纯技术被中国《稀土管理条例》卡住脖子,连隐身涂料的原料都搞不定。 这种“技术贫血”让土耳其四处寻找“输血”渠道——从试图通过巴基斯坦获取中国涡扇-10技术,到暗中观察埃及歼-35订单,甚至被曝想借维修名义拆解战机逆向研究。 中国的“防盗锁”比战机本身更值钱。面对潜在的技术泄露风险,中国在歼-35出口合同中设置了三重防护:所有维修必须由中国技术人员监督,战机计算机植入自毁芯片,未经许可禁止任何改装。 这套机制绝非空穴来风,历史上苏联米格-21因埃及飞行员叛逃导致技术泄露,美国F-117残骸被南联盟转送俄罗斯研究,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更关键的是,歼-35的数据链系统能与歼-10CE组成“隐身+电子战”猎杀网,一旦被加装第三方设备,整套作战体系可能瘫痪。 巴基斯坦的“两难处境”暴露技术争夺的残酷。中巴关于歼-35的谈判僵局,本质是主权让渡与技术垄断的博弈。 巴方担忧中国条款限制作战自主权,但现实很骨感,其现役F-16连发射导弹都需美国批准,2019年印巴冲突时沦为“昂贵摆设”。土耳其趁机抛出“本地组装”诱饵,却绝口不提其Kaan战机连起落架都要靠英国技术支援。 这种“画饼式合作”与中国的“交钥匙工程”形成鲜明对比:埃及采购歼-35时,中方不仅承诺技术培训,还允许未来本土化生产,这种实打实的诚意让开罗果断放弃土耳其的“期货战机”。 美国的“双重标准”反衬中国防护必要性。当西方指责中国技术条款“苛刻”时,却选择性忽视F-35的“蓝宝石系统”,该系统能远程锁死发动机,土耳其因买S-400被踢出项目后,连已付款的飞机都被美国扣留。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刚立法要求F-35电池必须使用“可信赖锂矿”,却在智利、刚果搞资源殖民,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做派,恰恰证明中国严防技术泄露的正当性。 五代机贸易正在重塑国际规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超越单纯军售。土耳其用“宽松条款”吸引印尼签下百亿订单,允许随时反悔合同,却解决不了核心的发动机卡脖子问题。 中国则用歼-35构建新生态,沙特出资、埃及使用、中国制造的“三角模式”,让技术输出与地缘利益深度绑定。当埃及飞行员未来驾驶歼-35巡航地中海时,土耳其工程师可能还在为Kaan的02号原型机图纸发愁,这种差距不是靠“拆机山寨”就能追赶的。
完美!五架战机的事印度终于解释清楚了,巴基斯坦和世界全惊呆了!没错,确实是击落
【219评论】【1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