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女孩用0分抗议高考,为此赌上一生,现在后悔了吗 蒋多多出生在1987年,河南南阳卧龙区王村乡蒋庄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靠15亩地维持生计,父亲兼职卖保险补贴家用,母亲管农活和家务。家里姐弟三人,条件紧巴巴,旧屋漏雨,只能借住大伯家。父母虽然穷,但特别重视孩子上学,觉得知识是唯一翻身机会,从不让姐弟辍学干农活。 蒋多多从小就懂事,学习上劲头足。小学初中时,成绩总在前几,家里墙上奖状贴了不少。父亲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些红纸条。中考她考进南阳八中,这学校是当地重点,父母乐坏了,以为她能考大学,在城里安家。 高中头一年,她还行,保持中上水平。但高二起,数学这类课跟不上了,学校题海战术让她烦透。成绩掉队,她开始不交作业,顶撞老师。闲下来,她写日记解闷,后来变故事,写出一堆小说。姐姐帮她投杂志,有段居然登了。她觉得写作也能出头,就把精力全扔进去,两年写20多部,总字超百万。同学传看,她在校有点小名气。 成绩垫底,老师叫父母来谈。办公室里,老师摆出分数单,父母傻眼。她拿出版登文章证明自己有本事,老师强调高考优先。她表面不吭声,但对教育体制看法变了。看新闻,她觉得高考只造考试机器,不顾兴趣。 高考前,蒋多多收集教育新闻,觉得制度压抑学生个性。语文小测,她作文里批高考,老师给低分,警告别瞎想。她决定在考卷上发声,提前准备要点,买黑蓝笔。 考试那天,她做完选择题,就在空白处写不满。用双色笔,署笔名“碎心飞魔”到密封线外。全卷8000字,批高考弊端。各科类似操作,想全零引起注意。 成绩出,总分114,文综零。她本想全零,计划没成。班主任电话叫她去校,递违规通知。她解释原因,老师批她不现实。她联系媒体,想借力推教育关注。但记者多炒作行为,没深挖观点。 母亲从报道知情,瘫坐地上。家里欠债供学,她毁前程。学校领导上门,提免费复读。她拒了,坚持靠写作闯。 事件后,同窗进大学,她在家帮父母干农活。投小说稿,没回音。媒体热退,她带200元离家,到姐姐处暂住,又去山东找工。钱花光,没学历,工作难稳,只能回村。 试过打零工,如餐馆洗碗、超市理货、工厂装配,但收入低,身体扛不住。最终认命,回农村跟父母务农。15亩地,她天天下田,皮肤晒黑,手起茧。 几年后,她结婚,生三个孩子。丈夫外出务工,她管家务孩子。生活重复父辈,乡村日子平淡。2024年访谈,她说当年冲动,对不起父母,有些后悔方式极端,但不悔提问题。 教育弊端还在,她觉得行动虽偏激,但唤起反思。
第一个问我高考成绩的居然是她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