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我想将本周定义为“重归混乱的一周”。 周末,一系列人为制造的消息让全球市场气氛诡异,仿佛风暴来临前的宁静。 地缘政治的紧张空气,从俄美计划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会谈中弥漫开来,不过这场会谈的真正看点,或许是美国借此对中国施加的新压力。 美国副总统万斯已公开表示,特朗普正在考虑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对中国征收新关税,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这还只是前奏,一则更具冲击性的消息接踵而至: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AMD),据称已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协议”。 协议同意将它们在中国市场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以此换取宝贵的出口许可。 请注意,是收入而非利润,这笔钱名义上是换取出口许可,实际上无异于向自家政府缴纳“保护费”,作为回应,中国方面也传出消息,直指英伟达专供的H20芯片存在“不先进、不环保、不安全”的风险,暗示其可能包含硬件后门,甚至具备远程停机等威胁。 贸易战似乎演变成了一种新形态,美国政府不再只针对外部对手,也开始巧妙利用跨国公司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心理,对自己人“雁过拔毛”。 然而当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于大国博弈时,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悄然生变,一个即将公布的关键数据,可能会成为引爆所有矛盾的导火索。 在探讨风暴眼之前,不妨先看看市场的资金流向和情绪分化,本周市场将迎来数据与消息的密集轰炸,不确定性空前高涨,聪明的投资者会选择减少操作,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从最新的持仓报告(COT)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种分歧。 黄金市场正在上演一出“内行”与“外行”的对决。生产商和商户这些“商业盘”,通常为了对冲风险而交易,如今却罕见地大幅增加多头并减少空头,发出了强烈的基本面看涨信号。 可是掉期交易商和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投机资金却反向而行,显著转为空头,技术面上,黄金虽然明确看涨,但其RSI指标已飙升至85,进入严重超买区。 一个合理的判断是,金价可能会在3400至3500美元的期货区间内盘整,耐心等待关税政策和通胀数据这两个“靴子”落地。 与黄金的胶着不同,白银市场可能正处在爆发前夜。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多空双方仓位的严重失衡。 生产商与掉期交易商联手持有的净空头头寸,高达惊人的72,228手,这远远超过了管理基金所持有的29,823手净多头。 这意味着空头力量过于集中,形成了一个极易被点燃的“火药桶”,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出现这种极端的仓位结构,任何一个利多因素,无论是库存紧张、工业需求增加,还是美元走弱,都可能触发一场猛烈的逼空行情,40美元关口将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至于铂金,市场参与度正在下降,投机资金的明显看空是其价格面临的主要压力。 说到底所有资产的定价都绕不开美元这个锚。尽管美元近期的反弹势头有所减弱,投机资金却已连续第六周加码买入美元,导致空头大规模回补。 目前美元兑八种主要货币期货的总空头头寸已降至71亿美元,这是自4月以来市场对美元看跌信心最弱的时刻。 与此同时日元、欧元,特别是英镑和澳元,都遭遇了大规模抛售,其中英镑的净空头规模飙升至近三年高点,澳元的净空头也创下18个月新高,美元指数同样在静待CPI数据,一旦数据刺激其走强,将对贵金属构成沉重打击。 市场的紧张情绪并非空穴来风,它与现实中正在演变的贸易政策及其后果紧密相连,那么特朗普政府的新型贸易战,到底由谁在买单。 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给出了清晰的答案:截至6月,关税成本的64%由美国企业承担,22%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而外国出口商仅承担了14%。 更让人担忧的是,预计到今年秋季,美国消费者将面临高达70%的更大幅度价格上涨,其中对进口依赖度高达六成的家用电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价格涨幅最大。 高盛进一步指出,关税政策已将核心PCE通胀推高了0.2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将累计抬升0.86%。这个数字对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而言,相当于凭空多出了约三分之一的压力。 这组数据对美股无疑是坏消息,但对黄金和大宗商品来说,通胀预期升温反而是利好。 所有这些市场的焦虑、政策的博弈和经济的负担,最终都将汇集于本周即将揭晓的关键数据上,周二将公布的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周三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直接拨动所有资产的命运之弦。 鉴于此前非农数据意外“失真”的前车之鉴,市场对本次CPI数据普遍持谨慎态度,目前,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是核心CPI环比上涨0.3%,高于6月的0.2%。 真正的风险在于数据再次“爆表”,如果核心CPI环比增幅达到或超过0.4%,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彻底打破当前的脆弱平衡。
周一。我想将本周定义为“重归混乱的一周”。 周末,一系列人为制造的消息让全球市场
军机Talk
2025-08-11 11:47: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