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子35岁弃30万年薪卖房创业,连亏三月后拓年销70亿版图,55岁遇292亿

华商有精英 2025-08-10 21:31:31

湖北汉子35岁弃30万年薪卖房创业,连亏三月后拓年销70亿版图,55岁遇292亿蒸发再搏初心 2005年深秋,武汉街头的风裹着凉意。35岁的荆州汉子杨红春攥着科龙电器的辞职信,手心沁出冷汗。 “年薪30万的铁饭碗不要,跑去街头卖零食?你怕是真苕了!” 亲友的骂声还在耳边回响,这个倔强的湖北男人却咬碎后槽牙,卖掉广东两套房产,揣着60万血汗钱回到家乡,在武汉中山广场对面开起30平米的“良品铺子”。 街坊们围在店门口看热闹:“这老板以前是高管吧? 现在咋跟小贩似的喊试吃?”现实给了他更狠的教训——开业首日销售额1300元,试吃成本倒贴1400元。 连亏三个月后,卖房的积蓄见了底,妻子红着眼圈劝他:“回广东找份工作吧,孩子奶粉钱都快没了。” 杨红春盯着货架上的零食,把最后一套房本拍在桌上:“只要钱没亏完,就不算输!” 转机藏在河北黄骅的枣林里。2007年盛夏,40度高温下,他蹲在枣农地头,捏着裂口的冬枣犯愁——这果子甜得粘手,摘下七天就烂。 回武汉后,他带着团队泡在实验室,欧洲进口的低温脱水机连转200多个日夜。 当第219锅试验品出炉,金黄的脆冬枣在灯光下泛着光泽,车间里爆发出嘶哑的欢呼。 这款定价16.8元的小零食,当年就卖出3000万,把小店从绝境里拉了回来。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顶好的!”杨红春的犟脾气刻进了企业骨子里。 顾客嫌包装大,连夜改成160克小袋;发现200万肉松饼存储变质,当场下令销毁:“坑人钱的事坚决不干!” 靠着这份实在,他踩着电商风口一路狂奔,门店开了2200多家,2019年成了年销70亿的“零食大王”。 2020年疫情最严峻时,良品铺子逆势上市,市值冲上340亿,纽约时代广场都亮着他的广告语。 可商场从无永远的顺境。2021年起,零食很忙、赵一鸣带着“9.9元论斤称”的平价策略杀进来,良品铺子的高端路线节节败退。 市场份额从3.7%暴跌至1.6%,三年关闭589家门店。 继任者启动“自杀式降价”,300款产品最高降45%,换来的却是2024年上市首亏4600万,黑猫投诉暴增三倍——“降价后腰果变小了”“代工厂品控翻车了”。 市值从340亿跌至48亿,292亿蒸发在市场浪潮里。 今年三月,55岁的杨红春重新披挂上阵。在秭归橙园的烈日下,他指甲缝嵌满泥土,掰开脐橙对农户说:“甜度必须达14度,碰伤的果子全筛掉!” 朋友圈里,他晒出满筐橙子配文:“好味道从土里长出来”。 这位老将学着当年做冬枣的法子,把零食供应链用到生鲜上,门店里摆上了脐橙、小龙虾。 有人说他折腾,可杨红春在仓库支起行军床,像19年前那样亲自验货。 摩挲着第一批脆冬枣的旧包装盒,他说:“当年靠真材实料杀出血路,今天照样行。” 秭归江风掠过橙林,装满“良品铺子”的货车正出发,像极了2007年那批力挽狂澜的脆冬枣。 这一次,这位湖北汉子要靠初心,再打一场翻身仗。 亲爱的读者们,看完这位湖北汉子的创业沉浮,你是否也被这份执着打动? 你觉得良品铺子从巅峰跌落,问题出在“高端定位”还是“平价冲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51
华商有精英

华商有精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