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在父亲的强制下,17岁的郭翼青嫁给了54岁的程潜,郭翼青愤怒说道:“

蕊蕊聊过去 2025-08-10 15:19:38

1936年,在父亲的强制下,17岁的郭翼青嫁给了54岁的程潜,郭翼青愤怒说道:“他都能当我爹了!”然而新婚之夜,她却改变了这个想法。 旧社会一个少女被家里逼着嫁给大她37岁的男人,她气得直跺脚,可一夜之间态度大变,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在那个年代,婚姻多是父母说了算,郭翼青家在广东汕头,父亲郭镜心做生意,日子过得还行。她从小上学堂,接触些新思想,本想找个自己中意的对象。程潜呢,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当过同盟会会员,后来在国民党军中混到上将,管着大事。他前头有过三段婚姻,妻子有的病故,有的分开,留下几个孩子,54岁了身边没人照顾。郭镜心跟程潜是老乡,早年受过他帮衬,就通过熟人撮合这门亲事,觉得对家业有好处,年龄啥的不是事儿。   1936年,郭翼青刚17岁,父亲告诉她要嫁程潜,她一听就炸了锅,直说这人年纪大得能当爹,还结过三次婚,有孩子一大堆,跟她理想的婚姻差太远。她想方设法闹腾,可家里人铁了心,非得让她从。婚礼那天,南京大宅里宾客满堂,军界人物都来捧场,她穿着红衣,进了门。新婚夜,房间里就俩人,程潜承认岁数差得多,保证让她继续念书,生活上不干涉,还带了些糖果给她尝。她一看他身材魁梧,人温和,不像想象中那么老气,慢慢就接受了。 婚后日子过得稳当,程潜忙军务,但总记得给她带水果点心,还每月寄钱帮她穷亲戚,这让她觉得靠谱。郭翼青管家带孩子,不让程潜分心。她怀孕16次,因为身体和医疗条件,只养大6个女儿,全是闺女,她觉得遗憾,但程潜不在乎,说有闺女就行。夫妻俩相敬如宾,他不跟她聊国家大事,只说家常,感情越来越好。 后来程潜响应和平号召,1949年长沙起义,郭翼青去香港暂住,次年回来,一家团聚。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北京安家,程潜当了副职,郭翼青参与妇女工作,支持丈夫事业。1968年4月,程潜在北京病故,享年86岁,郭翼青49岁,守着家过日子,没再嫁人。她晚年说起这段婚姻,直言不后悔,若有来生还嫁给他。1996年6月12日,她在北京去世,76岁,骨灰安放八宝山革命公墓,跟程潜合葬。   这事儿告诉我们,婚姻不光看年龄,关键是互相体谅。旧社会包办婚姻多,但像他们这样过出真感情的,也不少见。现在社会进步了,婚姻自由,可学学他们的那份责任心,对家庭对国家都好。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