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每天拿“出国打比赛泄露技术”说事儿的,唬谁呢! WTT大满贯一年四次,冠军赛

体育急讯匣 2025-08-10 12:02:11

那些每天拿“出国打比赛泄露技术”说事儿的,唬谁呢! WTT大满贯一年四次,冠军赛一年六次,还有WTT总决赛,以及数不清的支线赛。 国乒所有主力,一年12个月,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要在WTT打11个月! 有谁说泄露我们的技术了? 乒超我们也引进了外援,韩、日、台男女运动员来了不少,台林还和魏桥一起在体 总训练了,有谁说泄露我们的技术了? 真的没必要如此狭隘。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弧圈球的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日本问世。 当时,他们球员为了对付国乒快攻打法和欧洲削球打法,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弧圈球。 他们在1960年6月第一次使用这种新技术,迎战匈南联队并获得了成功。 于是,在1961年4月,第26届世乒赛之后,我们国乒运动员开始学习日本的拉弧圈球技术。 结合原有的快攻和反手推挡,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弧圈打法,速度快、线路灵活、旋转多变,并成为我们重要、拿手的技战术打法之一,樊振东也是一手稳定的双面弧圈。 再说一个削球。 削球类打法,起初是欧洲横拍的传统打法,上世纪30年代传播开来。 后来,在亚洲选手们直拍以及弧圈技术的强大冲击之下,削球技术也不断创新和改善,我们涌现出了张燮林(邓亚萍恩师)、丁松(国乒削球NO.1)等一批魔术师般削球结合反攻的先进打法。 为什么说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这种起初先进的打法,都不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亲自改进了这项技术,并成为它至大的受益人。 因为我们乒乓球的技术基础更深厚,我们有着外协根本无法比拟的教练资源。 为了这个项目的长远发展,走出去,也引进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共同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 惠及每一个人,才是上策。 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了,怎么还会有闭 关 锁 国的思想呢? 所以想说,你可以不支持、不喜欢樊振东,但请不要带着偏见、以自己狭隘的思维去揣度、去散播恶.意。 我曾见过 巴黎之前,很多网/曝过樊振东的网友,在他巴奥登顶的那个晚上,集体注销了账号,其中不乏一些十几二十万的大粉,他们一点儿也不心疼自己的号。 因为,这些人在网络上传播了成千上万的、当时他们“坚定自信”的东西,以及对运动员巨大的偏见和恶.意。 而在8月4日那一晚,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们以往发表过的内容和评论、以及他们自己,都成了笑话,删都删不完。 这是我亲自见证的事,因为我曾关注过、反驳过很多这样的账号和内容。 但是,在巴黎男单决赛那一晚,他们无了! 最后,你要问我这两个例子是不是我瞎. 编的,为什么我了解这么清楚? 还真不是。我刚好有本《乒乓球教学与训练》,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我查过的。 一切有据可依。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22

用户13xxx22

1
2025-08-10 13:38

没有祖国的培养能有今天的成就?为什么不学学张继科

猜你喜欢

体育急讯匣

体育急讯匣

打开匣子,收获赛事新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