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想办,不愿意办,但世界各国都盼着奥运会在中国举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过去几年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和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办奥运的经验是有的,硬件设施也十分成熟。 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考文垂刚访华时,公开表示对中国再次举办奥运充满信心,觉得中国“完全有能力承办”,这无疑给中国申办2036年奥运增加了光环。 但中国国内的态度却没有那么热烈。主要原因是奥运会的巨额投入。 举办奥运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从场馆建设到安保,从交通升级到城市运营,动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花费,不少地方政府和民众都持谨慎态度。 毕竟过去几年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对高投入大型项目的敏感度也提高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更关注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不想再把大量资源压在一场短暂的国际盛会里。 可以说,虽然世界各国都盼着奥运会能再回中国举办,因为中国的大国形象和组织能力毋庸置疑,但中国“想不想办”的问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换个角度说说印度。印度对举办奥运的热情倒是非常高。 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印度希望借助奥运这样的大型国际赛事来提升国际影响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展示现代化形象。 尤其是面对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强劲表现,印度也想“抢占一席之地”,2036年奥运主办权的争夺,自然成了印度的重中之重。 不过,印度的现实难题也不少。最主要的还是基础设施。印度多数城市在交通、住宿、安保等硬件条件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比如说,交通拥堵严重、公共服务不完善、安保体系不够成熟,这些都是申办奥运的硬伤。 国际奥委会在选择举办地时,除了看国家意愿,更看重的是硬件能否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和运动员、观众的体验。 更麻烦的是,印度国内不同城市之间也存在竞争,争取主办权的方案不统一,加上官僚体系复杂,使得申办进程比想象中艰难。 资金投入问题也不容忽视,毕竟举办奥运的成本高昂,印度政府需要权衡投入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所以,在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这件事上,两个国家各有各的烦恼:中国是“想办不想办”,印度是“想办却难办”。 国际奥委会新主席考文垂眼下对中国的能力非常认可,也许会继续施压中国参与申办;而印度则需要加快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水平,并完善申办策略,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2036年奥运还有很多潜在竞争者在虎视眈眈,欧洲、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也在积极谋划申办计划,整个局势依然扑朔迷离。 2036年离现在还有十几年时间,谁最终能够获得举办权,仍需看未来几年内各国如何调整战略和行动。 总结来看,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地之争,是新兴大国与传统体育强国之间的一场较量,也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博弈。无论最终花落谁家,都将是一场世界关注的盛事。
新任奥委会主席考文垂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印度要参与申办,至于中国的情况
【20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