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真教育#最近去世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瘫痪多年,病痛缠身,据说去世前一个多月他在写一本《写给年轻人的中国大历史》,完成了最后一讲。有采访者说,2021年在匹兹堡的家中,当时他已彻底瘫痪,全身只有右手食指能动,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之下,他读书看报、著书立说,没有一日不思考,不直面世界的纷繁复杂。过去的五年间,他高效、专注、热情地投入工作之中。学术上,他八易其稿,终于写完了新书《经纬华夏》,这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心愿,写完之后他说,“我随时可以走了……”
许先生是过去时代培养出来的人,有着这样高的境界和这样强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我多么希望我们这个时代培养出来的人,几十年后如许先生一样的高、强和严谨呀。这恐怕要在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少些、再少些急功近利的东西,少些、再少些一切为考试谋的策略,而把精神、兴趣和思考力、批判力和创新创造力当成主要内容,未来还可期。
教育是急不得,更虚不得的事情,眼下看我们有些地方还是太着急、太功利,又太虚,关键是大词儿、空词儿和用在什么地方都对的词儿太多,影响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实效性。
几十年后能不能有许倬云们不好说,当下应自觉地向那个目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