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乌克兰给我们省了一个麻烦。乌克兰外长明确表示,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以后不得参与乌克兰的重建工作。
其实乌克兰重建需要花的钱,早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据联合国去年的数据,仅仅修好损坏的桥、铁路、发电站这些基础设施,初步算下来得3000多亿美元。
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以目前的破坏速度,最后总账单可能翻一番,接近一万亿美元。这样一个大窟窿,谁有能力帮乌克兰填上?
美国虽然向乌克兰承诺了巨额援助,但这些钱能真正用于重建上的并不多。反观欧盟那边,看着热情,真掏腰包的时候也是各种顾虑。
在众多国家还在盘算盘算的时候,乌克兰这一纸禁令实际上把一些潜在的“金主”自己排除在外。放眼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的石油便宜又充足,很多国家离不开这条供应线。
去年刚崩盘的保加利亚,悄悄通过土耳其转手买俄油,这种例子并不少见。美国表面不买,实际上去年的精炼油进口数据还真不低。
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大户,自己不但买了不少,还跟俄罗斯企业合作搞起技术,轮到乌克兰拉投资,照样笑呵呵地接待。
实际情况是,土耳其的经济就靠着俄罗斯的石油打折,已经撑得很辛苦了。真要让他们为了今后能接点乌克兰的重建项目,把便宜石油扔了,那等于叫他们自断活路。
印度近两年俄罗斯油卖得更多,还靠倒卖赚得不少,他们又如何愿意为乌克兰的事情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中国对俄油的需求一直很平稳,换个供应方甚至容易被能源当成筹码要挟。
禁令一来,中国、土耳其、印度这些有钱有资源的国家反倒轻松不少,因为乌克兰主动把“帮忙”的门关上了,这下在道德争议面前也不用再左右为难。
乌克兰口口声声说要把“买没买俄油”当入场券,其实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外交谈判场合照样跟中东豪门谈合作,拉投资行动也没有被禁令影响。
如此前后不一,难免让人觉得禁令更像是个象征性的姿态,主要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
外界怎么看待这种做法?不少国家大大方方接着买油,遇到有人质疑就一句:“不是我们不帮,是乌克兰不让掺和。”
现在看来,这道禁令对乌克兰恐怕是弊大于利。那些既不买俄油、又肯真掏钱的国家,全球算下来没几家。
把主要大国都排除出去,只剩下美欧零零散散的援助,根本难以支撑巨额重建计划。最糟糕的是,这样会让很多工程搁置,民众的生活恢复速度变慢。
这种切割式的做法还在加剧地区的隔阂和博弈,乌克兰的原意是想通过设限把资源留给最铁的“自己人”,但实际效果是资源越来越紧张,支持越来越难拉。
那些被挡在门外的国家本能关注自己的能源稳定,也不用再考虑对乌克兰的账面支持。一来一回,乌克兰自己重建的希望反倒更渺茫,民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说到底,乌克兰这次下的“禁令”棋,看似有底气,其实是步步为难。老百姓需要的是饭碗和房屋,不是外交口号。
这样一来,有能力帮忙的国家完全被毫无悬念地拒之门外,不想参与的反而松了一口气。禁令看似帮乌克兰选了边站,实际上让很多国家理直气壮地置身事外。
用户10xxx45
可笑,乌克兰还会不会存在都两说,祈祷吧!
用户32xxx02 回复 08-10 12:04
下一个伊拉克,叙利亚,区谈什么重建?
弦上清风
欠的马达西奇的钱投资款还未还呢!一个破产国家就嘴硬
相信总会有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 回复 08-10 15:42
自己去了解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用户10xxx71
大力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在中国干旱少雨的新疆戈壁沙漠、内蒙古的沙漠要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尽最大努力减少日常化石能源依赖。风力发电要规模适当,太阳能发电要逐渐扩大到覆盖戈壁与浅沙漠,最终改善蒸发使荒漠长草、长树、长药材。
用户34xxx65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国家,谁愿跑去买单?
用户14xxx75
它还有什么支付重建费用
鸿飞
总想着靠别人会发财,这就乌克兰的认知错误,以前俄罗斯就犯过! 波兰捷克背靠德国接粗活,乌克兰眼馋了。现在德国人自己都不行了。德国人就高端机械工业,汽车,精密机床竞争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拿什么养这么大个乌克兰。掰着手指头,也知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