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从外地来上海投靠舅舅,帮衬他做生意,一直和舅舅住在一起,照顾他28年,舅舅心

百日依山尽 2025-08-09 12:37:33

女子从外地来上海投靠舅舅,帮衬他做生意,一直和舅舅住在一起,照顾他28年,舅舅心寒女儿不管自己,立下遗嘱,将房子留给外甥女一人,老人去世后,女儿不认可遗嘱,将女子告上法庭,一审判决房产外甥女和老人女儿各一半,老人女儿不服,二审判决让人意外,由女子继承房产。   8月4日报道,上海9旬老人早年丧偶,只有一个女儿相依为命,可是这个女儿和他根本不亲,甚至老人的养老女儿也丝毫不在意。而28年以来照顾老人起居的一直都是他的外甥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这比亲女儿还要亲。   1992年,女孩小俞拖着行李箱走出上海火车站时,那年她才二十出头,从安徽农村一路颠簸而来,只为投靠舅舅。舅舅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生意勉强糊口,妻子早逝,女儿远嫁外地,常年不闻不问。孤独已久的舅舅,非常欢迎小俞的到来。   杂货店位于老城区的弄堂里,面积不大,货架上堆满日用品。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整理货架、进货、记账,舅舅则负责招呼顾客。日子久了,她学会了算账、讨价还价,甚至能独自处理进货渠道。舅舅年纪渐长,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和关节炎让他行动不便。   她成了他的依靠,每天做饭、洗衣、陪他去医院复诊。有一次舅舅半夜突发高烧,她背着他跑了两条街才打到车,医生说再晚点就危险了,这样的场景28年里重复了无数次。 舅舅的杂货店在她的打理下,生意渐渐稳定,但女儿始终没露过面,只在过年时寄张贺卡,电话也少得可怜。舅舅的心寒不是一天积累的,他常坐在店门口的藤椅上,望着弄堂口发呆,嘴里念叨着女儿的名字。 女儿嫁到江苏后,忙于自己的小家庭,很少回上海看望。舅舅生日那天,他特意准备了女儿爱吃的红烧肉,等来的却是一通电话说工作忙来不了。舅舅挂了电话,默默把菜倒进垃圾桶,那晚他没吃晚饭。   第二天他拉着小俞去了公证处,立下遗嘱,把唯一的房产留给她一人。房产是老弄堂里的一套小两居,虽不值钱,却是舅舅一生的积蓄。他说:“你照顾我这么多年,这房子该是你的。”   2020年,舅舅去世后,葬礼简单而冷清。女儿从外地赶来,哭得撕心裂肺,但当她看到遗嘱时,脸色立刻变了。她不认可这份遗嘱,声称舅舅立遗嘱时精神恍惚,可能受了胁迫。女儿把小俞告上法庭,要求平分房产。   法庭上女儿拿出舅舅生前的病历,证明他晚年有轻微认知障碍,遗嘱无效。小俞则提供了28年来的生活记录,包括医疗单据、邻居证词,证明舅舅立遗嘱时神志清醒。一审判决下来,房产由她和女儿各分一半。   法官的理由是,女儿作为直系血亲,享有法定继承权,而小俞的照顾虽值得肯定,但血缘关系不可忽视。女儿不服,立刻提起上诉。小俞记得女儿在法庭外冷冷地说:“这房子本就该有我的一份。”   二审开庭时气氛紧张,法官调取了更多证据,包括公证处的录像,显示舅舅立遗嘱时思路清晰,还特意提到女儿的不孝。邻居们也纷纷出庭作证,描述小俞28年如一日的付出,比如冬天给舅舅暖脚、夏天扇风驱蚊。   二审判决让人意外,法官宣布房产由小俞一人继承。理由是,遗嘱合法有效,且她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女儿长期未尽责任,不符合继承法的公平原则。女儿当场愣住眼泪直流,却没再说话。   小俞拿到判决书时,心里五味杂陈,28年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但弄堂里的老房子空荡荡的,再也听不到舅舅的咳嗽声了。如今她仍住在那套小两居里,杂货店照常营业,只是货架上的灰尘,总让她想起舅舅坐在藤椅上的背影。 (注:文章中的名称为化名)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倾心染就精彩

倾心染就精彩

1
2025-08-09 13:14

行为人该善待。自私或自我的,就不该争夺。没付出怎么收获!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