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53个不同国家的代表,突然,女翻译因紧张过度,直接晕

代天谈历史 2025-08-08 13:26:12

1966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53个不同国家的代表,突然,女翻译因紧张过度,直接晕了过去。所有人都吓坏了,这可是世界瞩目的外交会议,现场唯一的英文翻译晕了,可是重大事故!她是谁,国家怎么会选中她? 唐闻生1943年3月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那是个移民聚居的热闹地方。父亲唐明照早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读书,后来当上新中国首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母亲张希先来自华侨家庭,曾在燕京大学上学,两人1938年在纽约结婚。抗日战争时,他们虽在国外,却通过渠道往国内送药品和设备,支持抗日。家里常开会讨论时事,唐明照写报告协调物资装箱,这种氛围从小就影响唐闻生。 1952年,她九岁时随父母回国,登船离开纽约,望着渐远的城市轮廓。到了北京,她适应学校生活,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集体活动。1962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成绩好跳过两个年级,只用三年完成五年课程。课堂上她记笔记,课后看英文书,练美式发音和语法。 1965年4月毕业后进外交部,从基层干起。每天用打字机翻译电报,桌上纸张堆积,错一个字就擦掉重打。她5月第一次出差,跟大使团旅行,当学徒负责通知吃饭时间,用喇叭在走廊喊话。渐渐熟悉流程,她发明速记法,用笔划符号记对话,提升效率。这段起步让她打下基础,国家看中她的英语能力和家庭背景,选她做外交翻译。 1966年7月,武汉热浪袭人,长江边聚集53国和5个国际组织代表,他们从北京亚非作家会议转来东湖宾馆接见。外交部翻译团队有齐宗华管法语、郑达庸管阿拉伯语,唐闻生负责英文。她23岁,刚毕业一年,任务落到她头上,因为资深翻译分散其他工作。 几天前在北京办公室,她接到通知,放下笔看窗外街道。反复读文件,练习表达,桌上草稿纸满是英文短语。出发坐火车,车厢摇晃中翻笔记标重点。到武汉住宾馆,早起穿制服扣纽扣,检查头发整洁。 当天太阳高照,长江汽笛响。毛主席游完长江换干衣返回。代表们等候撑伞扇风。进大厅,唐闻生与齐宗华郑达庸站侧台,双手交叠注视前方。服务员端茶穿梭,空气茶香飘。 会议灯光聚主席位,唐闻生身体发热,用手帕擦额头深吸气。官员交换眼神,记录员备笔。突然她视野晃,腿无力倾倒,双手撑地但瘫软,笔记本滑落纸张散。齐宗华郑达庸蹲下拍肩呼名,其他官员围上脱外套垫头,端水洒脸。水珠滑脸,她眼睑颤动。 大厅骚动,代表起身张望,外语低语问情况,中方挥手安静。脚步议论声充斥,有人跑门叫医务。唐闻生胸口起伏睁眼,眨几下扶胳膊坐起。脸色苍白唇干,捡笔记本拍尘,站起调整衣领准备继续。众人松气就座。 廖承志上前宣布取消发言,只合影。摄影师准备闪光灯。翻译中止,唐闻生退旁握栏杆擦水迹深呼吸注视地。结束后回房坐床整理文件,下决心加强练习。 从这事起,唐闻生专注技能。她听录音练口译,笔录流畅。到1970年,能处理复杂场合,成为外交关键人。 1966年后,唐闻生逐步参与大外交。1970年译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访华,站会场传对话。1971年助基辛格秘密访华,拿速记本译战略。次年尼克松访华,她宴会站立表达长讲话,推动中美改善。1976年尼克松卸任再访,她译15分钟演讲一字不差,获认可。 1984年转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审稿改英文报道。之后任铁道部外事局局长和司长,签文件推项目。1999年选中国侨联副主席,主持会议协调华侨事,至2004年。 2005至2016年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组活动推公益。2004至2015年兼中国翻译协会执行副主席,参行业会。2024年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台上接奖鞠躬谢。她选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一生未婚无子女,精力投外交公共事业。 唐闻生的事业轨迹显示,从基层起步到高层贡献,她靠实际能力一步步走来。早年家庭影响让她有爱国心,大学训练打下英语底子。1966年那次晕倒虽尴尬,却成转折,她加强练习,提升到能译高难度会谈。1970年代中美关键时刻,她发挥作用,推动关系正常化。后来转岗媒体和部门,继续在外事发力。晚年基金会和协会工作,延续影响力。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年轻时压力大正常,关键是吸取教训坚持前行。最终她成为外交界代表人物,获多项荣誉。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