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百架无人机千里奔袭,俄石油公司最大炼油厂火光冲天,一半产能惨遭“腰斩”!
乌军上周六凌晨派出超过百架无人机,袭击俄后方多处能源设施和通信设备工厂。俄方在战报中宣称击落117架乌军无人机。
其中,俄罗斯石油公司最大的炼油厂——梁赞炼油厂成为了乌军此次无人机攻势的主要目标。现场视频显示,这座距离乌克兰边境超过900公里的炼油厂,当天凌晨发生了严重的起火。 要说这座梁赞炼油厂,它每天能炼35万桶原油,占俄炼油总产能的7%,被炸后一半装置停摆,莫斯科的加油站当天就开始限供,95号汽油每升涨了12卢布。 但无人机这东西,现在可是成了乌军手里的"穷人导弹"。成本不过5000美元的改装机型,装着2公斤炸药,靠着商用GPS导航,硬是能绕过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 俄军战报说击落117架,听着唬人,可漏网的几架就足够掀翻炼油厂的储油罐。 去年克里米亚的俄军机场被袭,也是这种"蜂群战术",30架无人机里哪怕只有3架突防成功,就能让战机趴窝半个月。 现在乌军把这招用到能源设施上,等于直接卡俄罗斯的"血管"——石油出口占俄财政收入的40%,炼油厂少产一天油,就少赚2000万美元,够乌军买400架无人机,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买卖,比开印刷厂印钞票还划算。 不仅如此,梁赞炼油厂的位置选得比保险柜还隐蔽,离乌克兰边境直线距离920公里,中间隔着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三个州。 乌军的无人机没走直线,而是绕着森林和河流低空飞行,贴着地面50米高度钻空子,把俄军的雷达变成了睁眼瞎。 这种"贴地飞行"的本事,是从土耳其的TB-2无人机那学的,去年敖德萨的乌军就用这招,把俄军的"莫斯科"号巡洋舰送进了黑海底。 现在更绝,无人机群分三波出发,第一波佯攻莫斯科外围的防空阵地,第二波干扰通信基站,第三波直奔炼油厂,跟玩即时战略游戏似的,把声东击西玩到了实战里。 俄罗斯的防空系统这次算是丢了大人。S-400导弹一套能卖12亿美元,打下来的无人机加起来不值100万美元,却连炼油厂的烟囱都没护住。 梁赞地区部署的"铠甲-S1"近防系统,号称每分钟能打5000发炮弹,结果监控画面显示,它对着空无一人的夜空扫射时,无人机正从另一侧的储油区俯冲下来。 而乌军这手"釜底抽薪",其实学的是二战时盟军炸德国炼油厂的套路。1944年美军轰炸普洛耶什蒂油田,让纳粹德国的汽油产量暴跌70%,坦克成了废铁。 现在乌军没轰炸机,就用无人机当替代品,效果却异曲同工。 可梁赞炼油厂生产的航油,专供俄罗斯空天军的图-160轰炸机,现在产能腰斩,轰炸机出动架次立马减了三成,前线的歼击机也得省着用油,这种连锁反应,比炸掉几辆坦克实在多了。 但俄罗斯想报复却有点投鼠忌器。总不能用导弹炸乌克兰的炼油厂吧——乌克兰的炼油能力早就被俄军自己炸没了,现在全靠从欧洲进口。 派战机空袭?乌军的"海麻雀"防空导弹在敖德萨等着,上个月刚打下来两架苏-35。 最尴尬的是,俄军自己的无人机数量不够,"柳叶刀"无人机每月产量才200架,还得优先供前线,想复制乌军的袭扰战术都没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