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敌人设计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一句话,竟救了他一命!
那年春夏之交,赣粤边区山雨欲来,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与项英率领一万六千余名战士留守南方,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游击战争。
这支队伍陷入敌人重重封锁,无线电设备损毁导致与中央彻底失联,唯一的消息通道是地下交通员陈宏建立的联络网,谁也没料到,一张精心编织的捕网正悄然撒开。
陈宏原本是红六军团掉队士兵,后重新归队负责粤军兵运工作,两广事变后,他潜入国民党第四十六师,表面经营大余县城"广启安糖铺"作为地下交通站,实则掌控着游击队的情报命脉。
1937年4月,他在参加梅岭斋坑"兵运"会议返程时被捕,面对酷刑,陈宏起初咬牙坚持,但当叛徒龚楚派其旧友何长林劝降时,一句"你死了老婆怎么活"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龚楚曾是湘粤桂边区总指挥,1935年叛变后策划杀害六十余名红军战士,他立即利用陈宏的价值:一面用二百块银元月饷利诱,一面派人监视其家属断其后路。
两人合谋伪造中央密函,称"中共中央特派员携重要指示抵达,需主要领导至大余城南饭店会面",为增加可信度,龚楚特意让陈宏用游击队熟悉的暗语书写,并加盖仿制印章。
4月中旬,密信送达陈毅手中,面对两年多来的首次"中央联络",陈毅既激动又警觉,他与项英商议后决定:项英留守指挥,自己仅带梅山区委书记黄占龙下山探查,二人化装成教书先生和商贩,清晨出发直奔大余县城。
途经陈宏家所在村庄时,两人因长途跋涉口干舌燥,黄占龙提议:"这是陈宏家,讨碗水喝吧。"开门的少妇衣着光鲜,正低头刷洗铁锅。
问及陈宏去向,她头也不抬地用浓重赣南方言答:"去团部了。" 陈毅耳中的"团部"却听成"糖铺",地下交通站的代号,两人瞬间变色:交通员绝不可能向家属泄露机密站点!
离村后他们直奔糖铺,发现铺面反常冷清,斜对面茶馆里,老板低声透露:"三天前换了掌柜,见人就轰。"
此时糖铺伙计老曾佯装买茶点,经过陈毅身边时突然打翻纸包,弯腰拾捡间急语:"陈宏叛变!快走!" 话音未落,一队国民党兵已冲进糖铺搜查。
陈黄二人分头撤离,陈毅沿山道疾行十余里,突遇国民党军搜山部队,排长见他长衫布鞋、腋夹书册,盘问时便信了"进城买茶叶的教书先生"之说,竟强令他带路搜捕游击队。
行至山腰,陈毅捂腹急呼内急,闪身钻进茅厕后撬开后墙土坯,钻入灌木丛中。
敌军发现上当,立即放火烧山,火借风势瞬间吞噬茅草,烈焰距陈毅藏身的岩洞仅五十余米,千钧一发之际,暴雨倾盆而下,山火尽灭。
敌军撤离后,陈毅在焦土中摸回驻地,只见项英正指挥战士扑灭棚屋余烬,原来陈宏久候不至,竟带三百敌军偷袭斋坑,幸得哨兵鸣枪预警。
此次事件彻底暴露叛徒网络,陈毅连夜签发密令:大余县所有联络站即刻转移,改用竹筒密信替代人员联络。
但危机未止,当陈毅持党中央《国共合作宣言》赴湘赣边动员游击队整编时,省委书记谭余保竟将他捆吊三天,斥责"投降主义",直至查阅《中央日报》登载的八路军改编消息才释绑道歉。
龚楚1949年向解放军投降,晚年著书痛悔叛变;陈宏随国民党败退台湾,终生未归。
而那位方言救帅的无名农妇,至今仍湮没于乡野,梅岭脱险二十天后,陈毅在藏身岩洞写下《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绝笔,恰是这场生死博弈最炽热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