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1岁知青李文忠救起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然而,女孩竟认真地对他说了

史面的楚歌 2025-08-06 07:18:21

1972年,21岁知青李文忠救起一名11岁的落水女孩,然而,女孩竟认真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别结婚,等我长大了,我就给你当媳妇儿!” 信息来源:中华网文化|暮色青春——知青回忆录 一九七二年开春,二十一岁的李文忠跟着其他城里知青坐上火车。 哐当哐当的铁皮车开往陕西马家堡,同伴们热闹议论时,只有他捧着书坐在角落。到了村里,泥巴路和土坯房让人皱眉,这青年却蹲在屋檐下修补漏水的搪瓷盆。 生产队长发现他干活稳当,特意把仓库旁装农具的小土屋腾出来给他。 别人收工后聚在晒场扯闲篇,李文忠总爱往村西小河滩走。河边的芦苇在风里摇头晃脑,他常捡些被水泡白的碎石子在岸上写诗。 十月里天凉了,这天刚走近河湾,却听见扑腾水声里夹着小女孩的呼救。 棉衣都没顾得脱,人已经扎进水里。十一岁的刘家幺女在水里沉浮,枯树枝钩住了她的羊角辫。 等把人拽上岸,女孩肚皮鼓胀没了声息。周围几个放羊娃吓得乱跑,李文忠想起卫生员教的法子,把小姑娘横放在坡地上用力按背。伴着呛水的咳嗽声,那双湿漉漉的眼睛终于睁开了。 围过来的乡亲刚松口气,就听见小丫头盯着救命恩人脱口要嫁人的话。 晒得黝黑的汉子们笑得前仰后合,李文忠耳根子烧得通红。还是老支书拍醒众人:"快把娃送家去!" 那晚刘家灶房飘出少见的腊肉香,平时半聋的刘老汉把珍藏的地瓜酒都捧了出来。 后来村里常见个场景:羊角辫小丫头抱着课本,追着知青往晒谷场跑。李文忠在谷堆上教认字,小丫头兜里总揣着烤得焦香的红薯干。 有次暴雨冲垮河堤,刘家丫头蹚着水送来捆好的油布伞,伞柄还挂着刚编的艾草驱蚊包。 三年后知青返城,卡车开出村口时,羊角辫在尘烟里追着车跑。李文忠从车窗塞出个小本子,第一页写着北京东四胡同的门牌。 往后五年,从北京寄来的牛皮纸信封,成了马家堡代销点最受期待的邮件。油印的复习提纲、褪色的邮票、薄薄的信纸上,两个年轻人讨论方程式解法,也争论杜甫李白的诗谁更妙。 一九七七年秋天的大学报到处,穿碎花布衫的姑娘踮着脚张望。 李文忠挤过人群时,看见当年河滩上的小丫头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辫梢系着褪色的红头绳。开学典礼上他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台下那双眼睛亮得像十年前浸过水的黑玛瑙。 图书馆最后排靠窗的位置,常见两人并排坐着。他演算物理公式的草稿纸上,不时出现她画的速写。 毕业晚会上,老教授把两张省机械研究所的聘书递来时,满堂掌声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 婚礼是在当年救人的河滩办的。村里老人摆出三十年前娶亲才用的八仙桌,孩子们把洗衣粉袋剪成碎末当彩屑撒。 酒过三巡时突然下起太阳雨,新娘子从嫁妆箱底取出个油纸包。层层剥开是当年塞车窗的小本子,扉页地址旁新添了行娟秀小字:"河湾的芦苇又白了头"。

0 阅读:159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