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国为了暗杀毛主席,派出了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女特工,没想到他们的计划

美食创意厨房 2025-08-05 12:35:00

1966 年,美国为了暗杀毛主席,派出了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女特工,没想到他们的计划,却被黄国华给化解了! 马尼拉的夏夜潮湿闷热,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剧团的后台里,黄国华正弯腰整理道具,领口的汗水浸出深色的痕。 他余光瞥见化妆镜里映出个穿旗袍的身影,珍珠耳环在镜光里闪了一下 —— 李莎站在门口,手里捏着张节目单,眼神像淬了冰的针,扫过每个擦肩而过的人。 三天前,西南情报局的密电还在口袋里发烫:“目标李莎,美台特工,任务不明,速渗透。” 黄国华摸着袖扣里藏的微型发报机,指尖的茧蹭过金属表面。 他记得叔父黄素文的话:“你父母牺牲在隐蔽战线,现在该你接棒了。” 16 岁入党时的誓言,此刻和舞台上 “喜儿” 的唱腔混在一起,沉甸甸压在心头。 李莎的公寓在马尼拉的富人区,百叶窗总拉得严实。黄国华第二次上门时,保姆刚要关门,他突然用闽南语喊:“阿姐,我是黄复生的儿子,带了台北的凤梨酥。” 门 “吱呀” 开了道缝,他看见客厅墙上挂着幅《黄鹤楼》,题字是国民党元老的笔迹。 这是他从组织给的资料里记住的细节,李莎的父亲李仲辛曾是国民党将领。 “黄复生?那个在淮海战役投共的叛徒?” 李莎端着咖啡从里屋走出来,旗袍开叉露出的小腿上,肌肉线条像绷紧的弓弦。 黄国华故意把拳头捏得发白:“家父是被胁迫的!我在台湾受够了冷眼,才来菲律宾讨生活。” 他把伪造的台湾身份证件往桌上一拍,照片里的人眼神桀骜,和此刻低头的顺从判若两人。 东京的樱花落了满地,李莎站在浅草寺的石阶上,看黄国华从出租车里钻出来,西装皱得像揉过的纸。 “我跟剧团请假,他们不准,我就辞了。” 他喘着气递过个纸包,里面是她随口提过的台湾凤梨酥,糕点在长途跋涉里碎成了渣。 李莎盯着他磨破的鞋跟,突然想起自己 15 岁在台北受训时,教官说 “叛徒的儿子,骨子里也是软骨头”,可眼前这人眼底的红丝,倒像是掺了真的血。 华盛顿的特工学校里,模拟靶场的枪声震得人耳膜疼。 李莎看着黄国华举枪的姿势 —— 左手稳如磐石,右手食指轻扣扳机,子弹穿透靶心时,他甚至没眨一下眼。 “比我当年成绩还好。” 她递过毛巾,指尖有意无意擦过他的手腕,那里有块淡粉色的疤。 “这是?” “小时候被共党的游击队打中的,” 黄国华声音发狠,“我这辈子最恨的就是他们。” 结婚照挂在公寓墙上时,黄国华正调试藏在台灯底座里的发报机。 李莎从背后抱住他,香水味里混着枪油的气息:“等做完这单,我们去瑞士定居,再也不碰这些。” 他转过身,看着她眼里的憧憬,突然想起组织给的资料里写着她的母亲周黛西 —— 那个抑郁而终的女人,或许从未想过女儿会走上这条路。 发报机的按键硌着掌心,他发出去的电文只有一行:“目标确认,计划 1969.10.1,代号 69101。” 1969 年 9 月 15 日的美军运输机上,舱灯忽明忽暗。李莎接过黄国华递来的矿泉水,瓶盖拧开时发出轻响。 “还有两小时到北部湾。” 她喝了两口,突然觉得眼皮发沉,手里的金表炸弹 “当啷” 掉在地上。 表盘里的定时装置正跳向 “72 小时后”。黄国华接住她软下去的身体,扯开飞行员的领口: “听着,迫降昆明,否则这枚炸弹会让你和飞机一起变成灰。” 昆明机场的晨光里,拆弹专家正小心翼翼地拆解金表。黄国华站在警戒线外,看着李莎被押上警车,她突然回头,眼神里没有恨,只有种破碎的茫然。 他摸了摸胸口的党员证,塑料封皮已经被汗水浸软。三天后,他在去汇报的路上,被一辆无牌摩托车撞倒。 临终前看到的最后一幕,是街角茶馆里闪过个戴墨镜的男人 —— 那是李莎提前安插的后手,资料里漏了这一笔。 西南情报局的档案库里,黄国华的照片放在第 37 排第 5 格。 黑白照片上的年轻人笑着,露出两颗小虎牙,和他在马尼拉后台整理道具时的样子重叠在一起。 档案袋里还有张未发出的电文草稿,字迹被泪水晕开了一角:“任务完成,勿念。” 参考来源:光明网——1969年刺杀毛泽东案揭秘

0 阅读:69
美食创意厨房

美食创意厨房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