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这个国家接收中械后,中使馆紧急提醒:停工停产,全体撤离! 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驻马里使馆发布紧急提醒,要求全体中国公民加强防护,开采金矿的中企和人员立刻停工停产,全体撤到马里首都,拒不撤离的,后果自负。 中国使馆很少发布措辞这么严厉的提醒,这显示出马里当地局势正在滑向失控边缘。 要理解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得先看看马里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个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家,原本就长期深陷政治动荡。2020 年和 2021 年连续两次军事政变后,过渡政府始终未能有效掌控全国局势,北部地区被图阿雷格武装割据,中部和南部则成为极端组织 “支持伊斯兰与穆斯林组织”(JNIM)的活跃地带。 2024 年 6 月,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突然宣布从马里撤军,这个曾帮助马里政府军对抗恐怖分子的准军事组织撤离后,当地安全真空迅速被极端势力填补。仅仅一个多月时间,马里境内针对政府军、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外国企业的袭击事件就激增 300%,首都巴马科以外的地区几乎沦为法外之地。 现阶段,中国企业在马里的处境尤为艰难。作为非洲第三大黄金生产国,马里的金矿开采长期依赖外国投资,其中中国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像赣锋锂业、海南矿业等上市公司,早在 2010 年代就通过 “公私合营” 模式进入马里市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开采技术,还为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以海南矿业投资的布谷尼锂矿为例,项目建设期间就雇佣了超过 2000 名马里工人,周边社区的学校、医院和公路等基础设施也大多由中企出资修建。然而,这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如今却成了极端分子眼中的 “肥肉”。 就在使馆发布撤离令的前一天,即 8 月 1 日,位于马里西部卡伊大区的一座中资糖厂遭遇武装袭击。据现场目击者回忆,大约 30 名蒙面武装分子乘坐皮卡冲进厂区,他们不仅纵火焚毁了储存甘蔗的仓库,还抢走了包括对讲机、轻武器弹药在内的大量物资。 最令人心惊的是,袭击者曾试图绑架在场的中国员工,所幸被警觉的安保人员击退。这已经不是中企第一次成为袭击目标 ——2025 年 5 月,中国企业承建的 RN1 公路施工点也曾遭不明武装分子袭击,造成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设备损毁和工期延误。 马里政府军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尽管在今年 7 月刚刚接收了首批 36 辆中国制造的 CS/VP14 高机动反伏击装甲车,但这支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的军队根本无法应对复杂的安全局势。有消息称,政府军在遭遇袭击时往往选择放弃抵抗,甚至出现过整建制部队丢弃武器溃逃的情况。更讽刺的是,这些原本用于反恐的装甲车,在部分地区竟被地方武装通过贿赂或抢劫手段获得,反过来用于袭击中资项目。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驻马里使馆的撤离令其实是无奈之举。根据国际法,驻外使领馆在东道国安全局势恶化时有权建议本国公民撤离,但像这次明确要求 “停工停产、全体撤离” 的情况实属罕见。使馆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已收到多起针对中企的威胁情报,包括恐怖组织计划绑架中国公民索要赎金的具体线索。因此,使馆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 这场危机也暴露出中企在非洲投资面临的深层困境。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 “资源换基建” 模式在非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安全问题始终是无法得到保障。以马里为例,中企为了符合当地新矿业法要求,不得不向马里政府出让项目公司 35% 的股权,这种 “公私合营” 模式虽然降低了初期投资风险,却也让企业在局势动荡时难以全身而退。 目前,首批撤离人员已经抵达巴马科,他们将在使馆安排下乘坐包机返回国内。但这场危机远未结束 —— 极端组织仍在马里各地活动,政府军的反攻毫无进展,而国际社会对马里的援助也因局势不明朗而陷入停滞。中国驻马里使馆在最新声明中强调,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协助企业逐步恢复运营。但所有人都明白,经历这场劫难后,中马之间的经济合作模式可能需要进行深刻调整。
撤!不撤就等死!马里彻底失控,中国企业被点名“马上滚”!8月2日,中国驻马里使
【437评论】【2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