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陆敢打,我就敢送”,2023年,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公开宣称,“若两岸爆发冲突,我会誓死守护台湾”,将不惧风险,用私人飞机给前线送物资。 郭台铭说话的风格一向高调。他不只是做买卖的老板,这些年更像是在政坛点火。 从公开坚持“九二共识”到后来又跑去金门讲和平,又报名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他的政见和立场经常左右摇摆。 当大陆出台政策限制、查税,富士康的日子就没以前那么好过,他也不断在各国间试图寻找新出路。 但无论是美国的投资项目,还是印度新建工厂,都没有带来他期望中的转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依靠反而变得难以割舍。 事实上,不少民众早就看穿了郭台铭的话术。他口口声声说“守护台湾”但每一次表态,每一个动作,都在为他自己赢得更多的媒体关注,甚至是选票。 岛内社会对他的回应更偏向于怀疑,而不是拥护。他每一次喊口号,都让社会各界不禁多想,是不是又在走哪边利益多去哪边。 其实,郭台铭最初是瞅准了大陆改革开放的好机会,靠着人力成本低和政策倾斜,富士康成了制造业的标杆。 成名之后,他常把自己的贡献挂在嘴边,认为大陆的进步离不开他这家企业。 但人们并不喜欢听这种说法,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两岸气氛紧张的时候。他的说法不仅拉了一波仇恨,也让自己和企业陷入不必要的争议中。 郭台铭的每一次高调言论,不仅没有缓和两岸的紧张,反而让对立情绪更强。 在许多普通人看来,不管他说多少漂亮的话,都改变不了他和富士康赚取了大陆巨大利益的事实,如今局势有变,他的立场换得比天气还快,谁还能信他是真正关心台湾前途? 两岸关系需要的是冷静和沟通,而不是商人一时的感情用事或者作秀。郭台铭的反复无常,其实对两岸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的企业生意正面临巨大挑战,政治上的野心也让他卷入了更多争议。如果他真心想要两岸好,其实有更值得做也更理性的方式,而不是靠一句“我敢送”让台湾人和大陆人都看不懂。 说到底,每个人的选择和表态,尤其像郭台铭这种有影响力的人物,更该考虑对两岸的影响。 有时候,一句看似硬气的话,带来的未必是安全感,反而可能是更多的不信任与分裂。两岸关系复杂,绝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台独”媒体人黄光芹背刺台湾网红“馆长”,骂他现在把“我是中国人”挂嘴边,结果被
【29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