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二战结束80周年,石破茂考虑打破过去

努力姐 2025-08-02 20:35:12

8月1日,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二战结束80周年,石破茂考虑打破过去的常规,不在8月15日的“终战日”发表讲话,而准备在9月2日的“败战日”发表书面声明。如何理解石破茂的这个重大变化呢? 首先,无论是日本的政界、学界还是社会层面,大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终战”。核心是强调天皇体恤国民,在8月15日通过“玉音放送”发表《终战诏书》,宣布终止这场大东亚战争,本质上没有失败。因此,战后每隔十年的重大讲话,无论是村山谈话、小泉谈话还是安倍谈话,都是在8月15日发表的。 但石破茂决定在9月2日“以个人名义”发表书面声明,本质上是由于这一天是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日本投降书》(即《降伏文书》)的日子,这和8月15日有着本质的不同。实际上,石破茂今年初在国会上就提出,日本应该考虑将“终战”改为“败战”,这样才有利于日本反思战争开始的原因,并且防止再次陷入难以挽回的战争。 因此,石破茂的“9·2战后八十年声明”,有可能会正式提出“败战”的提法,并恢复对于周边国家的“道歉”论述,这有可能会使得“石破声明”成为和“村山谈话”、“河野谈话”并列的重要发言。而它也会和一天之后中方在北京的9·3讲话相呼应,共同形成战后80周年的重要历史文本。 当然,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目前看起来,自民党内已经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也和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他施加了极大的压力。石破能否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我还是颇有信心。一方面,自民党在国会已成少数派,石破茂此举反倒是联合左翼的在野党,来共同对抗自民党内的保守力量。另一方面,石破茂是“田中角荣路线”的奉行者,对80周年讲话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因此即便要下台,他恐怕也一定要完成此次“9·2声明”。 因此,这半个月看下来,石破茂这个人的确不简单。他能够和安倍、麻生缠斗多年,最终登上首相宝座,足可见其韧性和耐心。他在参议院选举失败后,闪转腾挪,最终挽回了局面,避免了下台的结局,也可见其政治智慧。最后,作为自民党政治家,在历史问题上做出如此突破性的表述,也足可见其政治勇气。对于这一点,的确要给他点赞。 保守势力的反扑与石破茂的孤立处境 自民党内以麻生太郎为首的保守派强烈反对“败战”表述,认为此举“亵渎国体”,甚至威胁发起党内不信任动议。参议院选举惨败后,自公联盟仅剩47席(不足半数125席的38%),石破茂的民意支持率跌至20.8%,陷入“下台水域”,其历史修正倡议缺乏执政根基支撑。 地缘博弈中的战略投机性 石破茂一面在历史问题上示好中韩,称需“反省侵略战争”;另一面却在7月街头演说渲染“中国军备威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这种矛盾凸显其试图以“历史表态”对冲美国关税压力(25%对日输美商品关税),同时维系国内保守派基本盘。 中日关系改善的“玻璃天花板” 尽管石破茂多次表态“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但日本2025年仍将中国列为“安保重大威胁”,并扩大半导体对华出口管制。历史问题与安全政策的割裂,使中日贸易额较2023年峰值下降12%,暴露互信赤字。 东亚和解的有限窗口期 韩国进步派政府虽对石破茂的“战败”表述谨慎欢迎,但要求其就强征劳工问题出台具体赔偿方案。中方则将“村山谈话”设为对话前提,强调若日方在9月2日声明中回避“侵略责任”实质,则中日韩领导人峰会难有突破。 观点:石破茂的“9·2声明”本质是政治豪赌——若成功,可借历史修正重塑日本外交自主性;若失败,则加速政权崩塌。但其困境在于:保守派视其为“叛徒”,邻国视其为“投机者”。当“战败日”撞上“执政危机日”,这份声明的历史意义恐被国内权斗淹没,最终沦为又一场带着镣铐的道歉秀。

0 阅读:61
努力姐

努力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