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身边对华“最强硬”政客发声:别和中国翻脸,现在还没胜算* 今年,白宫内部的

古往寻踪者 2025-08-02 18:28:09

特朗普身边对华“最强硬”政客发声:别和中国翻脸,现在还没胜算* 今年,白宫内部的温度似乎比往年更高,不是天气,而是对华政策的激烈争论。 就在几天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这位曾被特朗普钦点的“关税大棒”执行者,突然在闭门会议上泼了一盆冷水,“现在和中国硬刚我们没有胜算”。 要知道,贝森特可不是什么温和派,他主导的对华关税政策一度让全球供应链鸡飞狗跳,甚至在今年早些时候还威胁要把中国进口商品的税率直接拉到145%。 可最近他的态度却微妙地软化了,甚至在斯德哥尔摩的中美经贸会谈上,罕见地没再提“全面脱钩”,而是改口说要“稳定双边关系”。 就拿关税来说,特朗普政府原本指望靠高关税逼中国企业就范,然而,美国零售商的货架空了,通胀数据上去了,老百姓的账单越来越厚,而中国对美出口虽然短期受挫,转头就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贸易额拉高了近10%。 其实,贝森特的“服软”早有征兆,今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暂时降低部分关税,当时就有分析指出,美国的经济压力已经让特朗普团队不得不调整策略。 到了7月底的斯德哥尔摩会谈,美方虽然还在拿“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说事,但语气明显比之前虚了不少,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同意延长关税休战期。 当然,美国不会轻易认输,就在贝森特放软话的同一天,白宫发言人还在威胁“8月12日后可能恢复24%对华关税”,仿佛靠关税就能让制造业回流。 但这种虚张声势,更像是选举年的政治表演,而非真正的战略调整。 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美国的债务越来越多,美联储的加息空间越来越小,而中国却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关键赛道上加速超车。 当美国还在纠结要不要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时,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当华盛顿讨论如何封锁中国芯片时,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重回市场。 不过,最让华盛顿焦虑的,或许还不是经济层面的较量,而是全球格局的悄然变化。 十年前,美国还能靠着盟友体系对中国围追堵截,如今,欧盟虽然嘴上跟着美国喊“去风险”,但中欧贸易额不降反升,东盟却早就瞅准时机和我们加深合作了,连印度都在关税问题上和美国唱反调。 更关键的是,去美元化的浪潮正在加速,金砖国家扩容、中东石油人民币结算、甚至拉美国家都在减少美元依赖。 所以,贝森特的“劝诫”绝非偶然,它反映的是美国战略界越来越清晰的共识:和中国全面对抗,现在真的不是时候。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盛顿会就此收手,相反,未来的博弈可能会更复杂,关税战或许会降温,但科技战、金融战、地缘围堵不会停。 如果连美国最强硬的政客都承认“现在翻脸没胜算”,那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出牌?是继续虚张声势,还是被迫坐下来谈真正的合作?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古往寻踪者

古往寻踪者

寻踪古往,探索历史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