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筹拍《繁花》时,王家卫邀请黄奕出演。黄奕问:“拍多久?”王家卫说:“不确定。”黄奕又问:“出演什么角色?”王家卫说:“不知道。”黄奕惊呆:“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去那里干嘛?”
黄奕二十四岁演《上错花轿嫁对郎》红遍全国,眼看就要成为琼瑶力捧的“新小燕子”。
可她的路后来走得挺坎坷。
两段失败婚姻打乱了一切。
尤其是第二段,家暴、诽谤闹得满城风雨,离婚官司拉扯了七年。
那段时间太难了,她白天接商演、做微商赚钱,晚上照顾病重的父亲。
一边要争女儿抚养权,一边还要挨网友的骂,“过气”、“恋爱脑”、“婚姻失败”这些词像针一样扎心。
《繁花》剧组找上门给机会,四个月拍摄期。
但她当时最需要的是马上能拿到的钱。
孩子要吃饭,爸爸要救命钱,实在没那个底气去赌。
后来《繁花》火了,不少人替她惋惜。
黄奕很平静地说:“那时候不是挑戏的时候,能赚一分是一分。我是单亲妈妈,孩子等着我养,家里等着钱用,不敢赌那个未知角色。”
这话轻飘飘的,但分量太重,道尽了无数女性在理想和责任间撕扯的艰辛。
她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许多女性的生存现实。
事业和家庭、自我和责任,常常是单选题,难有两全其美,都得咬牙取舍。
哪有什么平衡?不过是在取舍里硬撑罢了。
社会要求女性既能赚钱养家,又能相夫教子。
职场要专业,家庭要陪伴,可时间精力就那么多,谁都难办。
但黄奕最让人敬佩的,不是她错过《繁花》的遗憾。
而是她在逆境中爬起来的样子。
离婚后没沉沦,捣鼓出年销过亿的蛋糕品牌。
低谷时看《芈月传》找点力量,慢慢调整自己。
现在带着女儿学这学那,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那些为生活低头、不得不妥协的选择,反而成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基石。
还有个卖水产的单亲妈妈,凌晨三点就得杀鱼理货,手指泡得不像样。
但她偏要省下钱让女儿学芭蕾,自己还抽空学点英语。
别人笑话她“卖鱼的瞎忙活啥”,她说:“我就想让闺女知道,她妈这人,任何时候都没认输!”
后来真让她盘下摊位,做了自己的品牌。
这些人让我们明白:妥协不是投降认输,是在现实的泥地里先站稳脚,再想办法开出花来。
推掉的机会、暂时放下的梦想、不得已的选择,都不会白费。
它们会沉淀下来,化成你日后走更远的底气。
就像《请回答1988》里说的,神没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可妈妈也是会累会痛的普通人。
那些在奶粉和PPT间奔波的身影,深夜擦干眼泪继续走路的坚持,这些在夹缝里努力生活的样子,才是真实又有力量的光芒。
说到底,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错过什么推掉什么,都成了你脚下的道。
当妈的女人,该弯腰时弯腰,该挺直时挺直,你为孩子撑起的伞,不知不觉中,也成了自己最硬的铠甲。
主要信源:(极目新闻——47岁女星黄奕为养家拒绝《繁花》邀约:另一部戏赚更多,当时挺缺钱,要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