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其中北欧五国中,有四国被免签,

红雯看国际 2025-08-01 16:56:13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其中北欧五国中,有四国被免签,唯独不给瑞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2024年中国外交部宣布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新增四个北欧国家,却独独"漏掉"了瑞典。这操作堪称国际关系中的精准打击,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斯德哥尔摩当局颜面扫地。要知道,北欧五国向来被视为"价值观共同体",如今四国公民可以拎包就走,瑞典人却要苦等签证,这种区别对待背后的信号,比十份外交声明都来得直接。   更让瑞典难堪的是经济代价,当北欧邻居的酒店、商场挤满中国游客时,瑞典旅游从业者只能眼巴巴看着。   瑞典企业的损失更为惨重,相比之下,丹麦乐高在华销售额持续增长,挪威三文鱼出口创新高,这种"邻居吃肉我喝汤"的对比,让瑞典工商界彻底坐不住了,瑞典贸易大臣紧急约见中国大使,却被婉拒。

外交上,瑞典的孤立态势愈发明显,更讽刺的是,2025年6月中欧峰会,欧盟27国领导人合影时,瑞典代表直接被安排在最边缘位置。   中国的外交智慧在于"精准施策",对挪威,我们重启北极合作;对丹麦,深化绿色转型伙伴关系;对芬兰,推动冰雪产业对接,而瑞典除了例行外交照会,交流非常尴尬。

这种"区别对待"比制裁更致命——它让瑞典眼睁睁看着邻居获利,自己却连入场券都拿不到,瑞典国内已出现严重分裂,沃尔沃集团董事会公开批评政府"愚蠢的对华政策"。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此举堪称"教科书级"的地缘博弈,我们没动用一枪一炮,仅用签证政策就达成三重目标:收获北欧国家的善意、警告其他反华国家、向国际社会展示"与中国交好才有肉吃"的范例。   当瑞士、爱尔兰纷纷申请加入免签名单时,瑞典的"价值观外交"显得尤为可笑。

瑞典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丹麦乐呵呵的从中国赚钱时,瑞典却要为H&M的傲慢付出代价,这种经济账,迟早会转化为政治压力,就像瑞典前高层私下抱怨的:"我们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未来的中瑞关系走向,主动权在中国手中,我们可以随时给瑞典"补发"免签资格,但前提是他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撤销华为禁令、就辱华节目道歉、恪守一中原则。毕竟,国与国交往如同人际相处,尊重是相互的,脸是自己挣的。   这场"免签狙击战"给全世界上了生动一课:中国的外交工具箱里,远不止制裁和抗议,当西方以为"价值观联盟"牢不可破时,我们用签证政策就撬开了裂缝。这种"软实力"打击,比军舰巡航更让对手难受,因为它让瑞典民众每天醒来都要问:为什么邻居能免签,我们不行?   最终,瑞典将面临痛苦抉择他们面临的困境远远超出他们现在能解决的范围,但时间不会给他们机会,时间拉的越长,这种隔阂就越深,到时候想恢复了,也变得更加困难。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