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曾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

墨魂 2025-08-01 13:16:11

“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曾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疏远了美国商界。 上海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里,机械臂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精准焊接车身,这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 7 个月的工厂,如今每 90 秒就能下线一辆电动车,这样的速度让马斯克的高管团队在投产仪式上频频揉眼 —— 要知道,在加州建设同类工厂时,光是环保评估就耗了 18 个月。 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在 2020 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或许低估了美国商界的分量。 这位曾执掌新加坡驻联合国使团的学者,在书里细致分析过: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商会为保住中国最惠国待遇,曾组织上千家企业联名施压国会,而 2018 年关税清单出台时,类似的抗议声却弱了许多。 苹果公司的财报数据或许能说明些问题,2023 年其大中华区营收突破 720 亿美元,占全球近五分之一,相当于每年从中国市场赚走两个特斯拉的市值。 高通的芯片有六成流向中国手机厂商,英伟达更坦言,中国客户贡献了其数据中心业务一半以上的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是 7 万多家美国企业在华编织的供应链网络,它们每年创造的 500 多亿美元利润,足够买下三个波音公司。 但变化也在悄然发生,2018 年钢铝关税生效后,底特律的汽车厂商发现,从中国进口的变速箱成本凭空涨了 12%。 德州仪器上海工厂的工程师们注意到,2023 年来自华为的订单少了三成,这直接导致其全球营收下滑 31%,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近三年有 32% 的在华美企被迫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其中既有成本因素,也有政策顾虑。 中国商务部的会议室里,2025 年 7 月的一场座谈会气氛热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带来的 23 家企业代表中,波音大中华区总裁当场展示了新机型的中文手册,联邦快递则详细介绍了其在武汉新建的航空枢纽。 这样的互动并非个例,2024 年链博会上,美国展商数量比上届多了 15%,展厅面积扩大近一倍。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美商界的博弈有点像上世纪 80 年代的美日贸易战,当时丰田通过在肯塔基州建厂,让美国南部各州议员成为日企的 “保护伞”,而现在,特斯拉上海工厂为当地创造的 1.2 万个岗位,也让得克萨斯州的议员在讨论对华关税时多了几分犹豫。 知识产权曾是争议焦点,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数据显示,2023 年涉外案件判赔额平均达 530 万元,是 2018 年的 3 倍。 高通与小米的专利战最终以交叉授权收尾,苹果在华的专利诉讼胜诉率也从 2015 年的 41% 提升至 68%。这些变化让摩根大通在最新报告里将中国市场的 “知识产权风险评级” 下调了两个等级。 美国商会的年度调查里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78% 的企业表示不会离开中国,但计划将研发中心留在本土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29% 升至 57%。 这种 “市场留下,技术带走” 的策略,折射出当下的复杂心态 —— 就像星巴克在云南建咖啡庄园的同时,也把新饮品研发放在了西雅图。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17%,其中美国企业的增幅达 12%。特斯拉刚宣布扩建上海工厂,英伟达就紧跟着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芯片,这些举动背后,是 45 万亿元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每年增长 6% 的基础设施需求。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堂上,马凯硕最近一次谈到中美关系时,用了 “河流与礁石” 的比喻,他说,商业利益这条大河始终在向前流动,偶尔遇到政策礁石激起浪花,但最终还是会找到新的河道。 就像联邦快递的货机每天穿梭于中美之间,载着苹果配件去郑州,又运着宁德时代的电池回孟菲斯,这些往来本身,或许就是最真实的答案。

0 阅读:0
墨魂

墨魂

持续分期不稳定减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