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不友好 7月29日,印度议会下院围绕印巴冲突中的军事表现展开激烈辩论时,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的发言再次成为焦点。 根据多份议会现场记录和媒体报道,拉胡尔在质询总理莫迪时,不仅尖锐批评政府对空军战机损失的隐瞒,还多次提及中国在冲突中对巴基斯坦的支持,甚至使用了“联合起来干(不友好词语)巴基斯坦和中国”这样的表述,并伴随手势动作。 这一言论立即在议会内外掀起波澜,成为印度国内政治博弈和外交关系的新导火索。 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索是2025年5月爆发的印巴“辛杜尔行动”。 印度军方在冲突中宣称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设施”发动打击,但巴基斯坦空军随后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这一结果让印度国内舆论哗然。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18日的一次讲话中不经意提到“5架战机被击落”,更是将争议推向高潮。 反对党抓住这一点猛烈攻击莫迪政府,要求公布真实战损数据,而执政党则以“结果导向”为由回避具体损失,声称“考试只看分数,不必纠结铅笔断没断”。 在这种背景下,拉胡尔·甘地在7月29日的议会辩论中火力全开。 他不仅质问莫迪为何回避战机损失的真相,还将矛头指向中国,称“中国以各种方式帮助了巴基斯坦,但印度总理和国防部长在演讲中从未提到过中国”。 这种将国内军事失利与外部势力挂钩的言论,迅速引发了反对党与执政党的激烈交锋。 印度人民党议员立即反击,指责拉胡尔“替巴基斯坦发声”,甚至扣上“叛国”的帽子。 拉胡尔的言论看似针对中巴,实则折射出印度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首先,这是反对党对莫迪政府的一次集中施压。 自2019年大选失利以来,国大党一直试图通过议题设置重塑影响力。 此次印巴冲突的军事表现成为突破口,拉胡尔通过质疑政府透明度和外交策略,试图将民众对经济疲软、通胀高企的不满转移到国家安全议题上。 其次,这一言论暴露了印度政治中的民粹主义倾向。近年来,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任何涉及中巴的议题都容易引发共鸣。 拉胡尔作为反对党领袖,需要在“爱国”与“批评政府”之间寻找平衡。他在议会中强调“联合起来”对抗外部威胁,既是为了争取保守派选民的支持,也是为了塑造“强硬领导人”的形象。 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执政党可以轻易将其定性为“破坏民族团结”。 拉胡尔的言论在外交层面也引发连锁反应。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直是印度在南亚地缘博弈中的心病。 尽管中方多次强调中巴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但印度军方和部分政客仍坚持认为中国通过武器供应和情报支持“削弱印度”。 此次拉胡尔将中国与巴基斯坦并列,实际上延续了印度军方的叙事逻辑——印度陆军副总参谋长拉胡尔·辛格此前就曾声称,中国在冲突中“利用巴基斯坦测试武器系统”,甚至使用“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策略。 这种言论可能对中印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中印正处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阶段,两国国防部长近期刚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会议中会晤,双方同意通过对话管控分歧。 拉胡尔的言论若被视为印度政治阶层的普遍态度,可能干扰两国来之不易的缓和势头。 此外,巴基斯坦方面尚未对此正式回应,但巴方此前曾明确否认接受中国“实时情报支持”,并强调冲突中的胜利源于自身军事能力。 拉胡尔的言论背后,还隐藏着印度对自身军工体系的深刻焦虑。 此次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E战机和霹雳-15导弹压制印度空军,暴露出印度武器装备的短板。 尽管印度花费巨资引进法国“阵风”战斗机,但因预警机系统不兼容、通信被监听等问题,实际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更讽刺的是,印度号称“自主研发”的“光辉”战斗机,在冲突中根本未获得参战资格。 这种技术落差在议会辩论中被放大。 拉胡尔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印度制造”的虚伪性,指出80%的电视机部件和大量军工配件依赖中国进口,所谓的“制造业强国”不过是“组装工厂”。 这种批评切中了莫迪政府的痛点——近年来印度虽在电子制造等领域取得进展,但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自主性仍严重不足。 拉胡尔·甘地的议会发言,本质上是印度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经济改革遇阻的背景下,政客们往往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来转移内部矛盾。 然而,这种策略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印度若不能解决军工自主、产业升级等根本问题,仅凭言辞无法改变地缘格局。 此次事件或许能促使印度社会反思:在大国竞争的棋盘上,真正的实力究竟来自枪炮的数量,还是创新的质量?
极其不友好 7月29日,印度议会下院围绕印巴冲突中的军事表现展开激烈辩论时,国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01 09:26:35
0
阅读:82
智者
这里面有个老几说印度是世界的老师,把人笑的。。。
会飞的小魏
一群老鼠讨论怎么去干死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