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歼-10生产线不能直接送给巴铁?因为以前是吃过亏。要是没印度,巴基斯坦很可能不会跟我们走这么近。毕竟他们和印度一样,骨子里还是亲美的。 巴基斯坦拿到歼-10CE时,全国都沸腾了,说是“铁哥们”友谊的见证。可他们空军司令一开口,想要我们把生产线也搬过去,我们这边却沉默了。 这不是友谊变了味,是我们交过的学费实在太惨痛。十几年前,我们对巴基斯坦掏心掏肺,把彩虹-3无人机的全套技术、图纸、生产线都给了过去,工程师手把手地教。 结果土耳其一家公司突然端出了一款TB-2无人机,气动外形跟我们的彩虹-3相似度超过80%。这事太巧了。那几年,土耳其的工程师就在巴基斯坦的工厂里进进出出,但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这笔账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最直接的损失,是土耳其拿着这款酷似我们技术的无人机,反过来抢我们的市场。 我们跟阿联酋一笔6亿美元、48架“翼龙-2”的大单,马上就要签字了,土耳其硬是用20架TB-2把单子撬走了。6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就这么没了。 如果说无人机的事还能算“悬案”,那枭龙战机的事就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 枭龙是我们和巴基斯坦合作的典范,但即便是这个项目,我们从一开始就只给总装权,核心的发动机、雷达、航电全攥在自己手里。就这样,还差点出了大事。 2016年,沙特开出30亿美元的天价,要买枭龙的生产线。这笔钱对巴基斯坦诱惑太大,他们高层动了心。消息传到国内,我们立刻动用全部外交力量,才把这事强行压下去。 这还不算完。我们把枭龙Block3的升级图纸给了巴基斯坦,结果土耳其后脚就公布了他们的五代机“可汗”项目。 模型上那个DSI进气道,几乎就是照着枭龙Block3画的。土耳其设计师自己都公开承认,“感谢巴基斯坦兄弟提供的技术参考”。 一次两次是意外,次次都这样,就是规律。这些教训砸醒了我们,友谊是友谊,但核心技术必须有防火墙。 除了这些历史旧账,还有一个最要命的现实问题:美国。 巴基斯坦空军里有76架美制F-16,日常维护升级全靠美国人。这意味着美国的技术顾问可以合法、长期地进出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歼-10生产线要是放在那,等于把我们最核心的军事机密,完全暴露在美国眼皮底下。 去年,美巴签了个《防务合作框架协议》,里面有一条,要求巴方分享“影响区域安全的装备信息”。歼-10算不算?这根本就是为美国量身定制的条款。 最后,是一笔最简单的经济账。我们卖一架歼-10CE,价格在6500万美元左右。如果巴基斯坦能自己生产,靠着廉价人工,成本能压到4200万美元。这巨大的差价,会彻底搅乱国际市场。 我们前脚辛苦开拓客户,巴基斯坦后脚就用我们的技术,以骨折价把我们捅穿。我们亲手养出一个对手来压垮自己,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的沉默,不是不讲情面,而是我们终于学会了用大国的思维来处理问题。我们把自己的生产线从成飞分给贵飞,年产量提了上去,完全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朋友照做,生意也照做,但规矩必须立起来。那张贴在歼-10发动机舱盖上的“仅限中方人员开启”的封条,就是最明确的态度。这事关我们的底线和未来! 你怎么看? (来源:聊起歼-10CE,巴铁上将嘴角压不住了2025-06-01观察者网)
为啥歼-10生产线不能直接送给巴铁?因为以前是吃过亏。要是没印度,巴基斯坦很可能
香茶品岁
2025-07-30 12:12: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