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法新社报道:“冯德莱恩和科斯塔访华回国后表示,尽管东道主非常热情,但对欧盟的要求寸步不让,这与傲慢与远见无关,只与实力有关,中国已经崛起,它的惊人进步和成果,正被欧洲发现,这可能是西方面对中国时最大的弱点,西方该如何应对?” 欧盟代表团这次访华,算盘可谓打得噼啪响。他们想让中国放开稀土出口,实则是自家新能源产业链卡了壳急着找补。他们盯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眼红,便想让咱少给补贴,好给欧洲车企腾活路。他们甚至琢磨着让数字贸易规则按欧洲的来,真以为全球几十亿网民都得听他们指挥。 换在 2016 年南海仲裁案那会儿,这些要求说不定还能吵得脸红脖子粗。而现在中国的回应,句句都像焊在铁板上。稀土管控是守护不可再生资源,这是每个国家的本分。新能源汽车能打,是从电池到电机全产业链一口一口啃出来的真本事。数字贸易规则得由全球商量着定,欧洲没资格一家独断。 细品这几年的国际风云,中国的硬底气从来不是吹出来的。2023 年沙特伊朗在北京握手,这事足够震撼。中东那片火药桶,多少西方国家搅和了几十年没消停,中国一出面就促成复交。这是实力的另一种模样 —不用航母压阵,照样能摆平事儿。 经济上的硬气更不用多说。2022 年全球通胀闹得鸡飞狗跳,欧美央行加息加到腿软,中国却靠着稳物价、保供应链,成了全球经济的定海神针。东南亚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三年涨了快三倍。这些数字背后,是各国用脚投票的结果 , 谁靠谱,大家心里门儿清。 欧盟其实早就吃过中国实力的亏。2021 年他们想给中国光伏产品加税,中国企业反手就在马来西亚、越南建了新厂,不仅绕开壁垒,还把组件成本压到历史最低。最后欧盟只能乖乖取消关税,该买还得买。冯德莱恩当年在布鲁塞尔办公时,这事没少让她头疼。 科技领域的硬碰硬更见真章。美国拉着欧洲搞芯片联盟想卡中国脖子,2024 年华为新手机一亮相,直接用上了国产 7 纳米芯片。这下轮到欧洲光刻机巨头 ASML 急得跳脚,偷偷派高管来中国谈合作,生怕错过这波技术迭代。当年卡别人脖子的,如今反过来怕被甩开。 国际规则从来由实力书写。当年英国靠舰队炮轰大清,订下一堆不平等条约。美国二战后攥着黄金储备,让美元成了世界货币。现在中国靠着全产业链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实打实的科技突破,自然有底气说 “不”。 冯德莱恩说 “西方最大的弱点是没看清中国的进步”,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他们抱着老黄历,想用 “规则” 当绳子捆住中国,却没发现这绳子早被中国的实力磨断。非洲国家的态度最说明问题,2023 年非盟直接拒了欧盟 “债务重组附加政治条件” 的馊主意,转头就和中国签了 17 个合作项目。人心向背,骗不了人。 西方其实该学东盟的务实。2024 年 RCEP 成员国贸易额冲破 12 万亿美元,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占了近一半。他们没整天喊着让中国改规则,而是一门心思搭中国发展的快车。这种清醒,比开一百次听证会都管用。 中国的崛起从不是靠抢靠夺。是车间里工人加班焊出的高铁,是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熬白头搞出的 5G,是田埂上农民种出的养活世界的粮食。这些实打实的进步,不是西方一句 “傲慢” 就能否定的。 冯德莱恩和科斯塔已经看明白。剩下的,就看西方世界什么时候能放下身段,学着用平等的姿态坐下聊聊。毕竟这年头,靠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客套话从来顶不上用。
感觉被人出卖了在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谈妥15%的税率后,这位代表欧盟的领导人似乎是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