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熊向晖已经63岁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叶剑英知道后,有点生气地对熊向晖说,怎么退下来,也不和我打声招呼?叶剑英认为,熊向晖能力强,应该再发挥余热,他想让熊向晖到荣毅仁领导的中信集团担任党组书记兼副董事长。 “向晖同志,中信需要你这样的老同志。”荣毅仁握着熊向晖的手说道,眼神中满是诚恳与期待。彼时,63岁的熊向晖刚刚卸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一职,正准备享受退休生活,却意外迎来了这位特殊的访客。 熊向晖一时语塞。他刚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连退休手续都还没办完,怎么突然又要去中信集团任职?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个决定背后站着的是叶剑英元帅。“叶帅听说你要退休,急得直拍桌子。”荣毅仁笑着解释,“您这么资深的老同志,接着再给党和国家好好干上十年,那肯定没问题。” 此次突然下达的任命,是基于叶剑英对熊向晖能力的高度认同。作为中共情报战线“后三杰”之一,熊向晖曾在胡宗南身边潜伏十余年,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之后,他长时间追随周恩来总理投身外交事务,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深厚的国际视野以及丰富的政策经验。 1982年,彼时的中国刚迈入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中信集团作为引进外资的关键平台,迫切需要一位兼具高尚品德与出色才能的老同志来主持大局。“我都这把岁数啦,还能派上啥用场?”熊向晖面露犹豫之色。“您在外交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政策造诣,那可正是咱们当下求之不得的宝贵财富啊。”荣毅仁目光诚挚,语气恳切地说道。 当时的中信集团成立仅三年,虽然肩负着为国家引进外资、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但内部管理混乱,业务方向不明。荣毅仁虽然是商业奇才,但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常常力不从心。 经过一番慎重思考,熊向晖最终应承下了这项任命。正式履职后,他迅速彰显出一位资深前辈所独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面对中信集团机构臃肿的问题,熊向晖果断冻结人事编制,针对业务混乱的状况,他协助荣毅仁梳理发展方向。在对外交往中,他充分发挥外交特长,为中信赢得了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熊老,您这退休生活比上班还忙啊。”同事们常这样打趣他。熊向晖总是笑着回应:“能为改革开放出点力,我这把老骨头也算没白活。” 这段历史往事,不仅展现了一代革命家的担当精神,更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人才匮乏的困境。叶剑英的坚持、荣毅仁的诚恳、熊向晖的奉献,共同谱写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奋斗篇章。如今,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赤诚之心。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熊向晖生前常说的这句话,至今仍在激励着后来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需要传承这种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精神,让老一辈的革命情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光彩。 信息来源: 央广网|《熊向晖:一个人顶几个师》 宝鸡政法|《1976年熊向晖接到叶选基电话后,吩咐妻子:把叶帅给的茅台拿出来》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82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熊向晖已经63岁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叶剑英知道后
南风意史册
2025-07-29 13:12:23
0
阅读: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