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今对美的所有出招,并不是要消灭美国,或者说根本不能灭掉美国,而是要狠狠抬高美国的社会运作成本。比如稀土禁运,目标不是废掉美国军力,而是让美国打不起仗! 你能想象吗?中国竟然用一种不直接碰撞的方式,给美国的整个社会运作投下了巨大的压力,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以来,双方关系已经变得紧张起来。 那时候,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开始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技术、军事的层面,而中国的方法是软刀子,逐步加码,给美国出难题,打乱它的步伐。 就像下围棋一样,一步步让美国感到痛苦,背负上越来越多的社会运作成本,而不是一味地硬碰硬。 这种背后极具智慧的策略,不仅让美国压力山大,还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深远布局,尤其是在稀土这一领域,中国几乎掌握了全球70%的稀土资源。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和军事领域至关重要,美国的F-35战斗机、导弹等高端武器离不开稀土。 2010年中日钓鱼岛事件时,中国暂停对日本的稀土出口,结果直接让日本电子产业停滞,美国也在旁边慌了。 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再次放话:稀土是反制美国的“武器”,这话一出,美国军工企业吓得不轻,急忙检查自己的供应链。 如今,中国逐步对一些稀土矿物实施出口许可制,这样的限制不仅加大了美国的军事装备生产成本,还让美国发现自己在这一领域几乎完全依赖中国。 美国国内虽然有一些矿产资源,但加工能力远远不够,而且中国的稀土提炼能力是无可替代的,这样一来,美国想要绕开中国,自己建立稀土供应链,不仅资金庞大,而且进展缓慢。 预计美国要投入100多亿美元,才有可能稍微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笔巨额资金本就已经让美国的军费预算吃不消了,再加上贸易战带来的农业冲击、消费品价格上升等问题,整个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在放缓。 你有没有注意到,虽然中国也受到了影响,但中国通过内需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反而在这场博弈中越打越强,而美国的焦虑和支出却只在增加。 到了2025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要突破9000亿美元,债务已经飙升至35万亿美元,占GDP的130%,显然,美国的财政压力已经逼得它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继续扩张还是先解决国内的财政赤字。 这场博弈不仅是经济、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持久战,中国的策略看似温和,却蕴含着巨大的耐力,等待着美国逐步疲软,最终“自我崩溃”,而美国则在不断加压,想逼迫中国低头。 但问题来了:谁能在这场持续的战斗中,合理管理成本,谁才能笑到最后,你觉得这场中美博弈,最终谁会赢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要说,这场博弈不止是中美之间的斗争,甚至是对全球格局的重新审视,中国的策略,给美国带来了经济压力、技术封锁和国际合作困境,恰恰是美国自己一手造成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深谋远虑并没有选择和美国硬碰硬,而是通过让美国感到无处不在的痛苦,逐步消耗其优势。 美国曾是全球的主导力量,但如今,它的经济支撑和军事实力正面临巨大的压力,美国或许能在短期内寻找突破口,但要在长期中赢得这场博弈,却并非那么容易。 未来的世界,注定要是一个成本的较量,谁在这场持久战中能够控制成本,谁就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你认为,美国的财政赤字是否会成为它的“致命伤”?快来告诉我你的想法。
中国就是美国的克星,世界上不管哪一场战争,只要有美国介入,美国站队哪个国家,那个
【20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