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印尼签下百亿“可汗”大单,印度人不爽了:就这也能卖得出去? 当地时间7月2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29 10:00:59

土耳其印尼签下百亿“可汗”大单,印度人不爽了:就这也能卖得出去?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伊斯坦布尔国际国防工业博览会上,土耳其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协议,印尼将采购48架土耳其国产“可汗”五代机,合同价值约100亿美元,单机价格约2.08亿美元,超过美军F-35的一倍。 这一消息传出后,印度“国防研究”网站直言,“可汗”仅有一架原型机完成试飞,量产机仍在设计阶段,造价还高于F-35,能拿到订单实在“令人意外”。但细究起来,印度的嘲讽实在站不住脚:尽管土耳其“可汗”量产机尚未定型,但它绝非空中楼阁。 2024年,“可汗”原型机已完成首次试飞,验证了基本气动布局和飞控系统;其机身采用的新型隐身涂层经测试可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内置弹舱设计也已通过地面挂载试验,这些都是五代机的核心技术指标。 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在军工领域早有积累——Bayraktar TB2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实战表现亮眼,其自主研发的涡扇发动机虽推力不及美俄产品,但已能满足中型五代机的基本需求。这种从实战中打磨出的技术底子,让“可汗”的研发进度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对印尼而言,采购“可汗”并非单纯买战机,而是一场技术换市场的合作。根据协议,土耳其将向印尼转让约30%的核心技术,包括航电系统集成、隐身材料生产工艺,甚至在印尼建立部分零部件生产线。 这意味着印尼能借此突破航空工业的技术壁垒——要知道,此前印尼采购战机多依赖进口,本土军工长期停留在组装阶段,而“可汗”项目能让其直接接触五代机研发的核心环节,这种技术跃升的价值,远非“单价高于F-35”能衡量的。 反观印度,他们的国产五代机AMCA项目2008年启动,至今已有17年,却仍停留在图纸阶段。2023年印度国防部长宣称“AMCA将在2025年首飞”,但截至2025年7月,其全尺寸模型都未公开亮相,关键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仍在与以色列合作研发,国产涡扇发动机更是连地面试车都未完成。 更尴尬的是,印度空军现役主力战机中,苏-30MKI依赖俄罗斯技术授权生产,“光辉”战机虽号称国产,核心航电和发动机仍需进口。自家项目卡在PPT阶段,却去嘲讽已有原型机的“可汗”,难免给人“五十步笑百步”的观感。 更值得玩味的是印度对“价格”的吐槽。印度自己采购战机时,向来不吝重金——2016年向法国采购36架“阵风”战机,单机价格高达2.4亿美元,远超“可汗”;2024年从美国采购F-35,附加维护和培训费用后单机成本也接近2亿美元。 这些采购中,印度为了快速获得装备,很少要求技术转让,却对印尼“为技术付费”的选择指手画脚,这种双标背后,实则是对自身航空工业滞后的焦虑。 说到底,五代机研发本就是难度极高的系统工程,中美俄用了数十年才实现成熟量产,土耳其带着原型机找合作伙伴,印尼愿意为技术买单,本质上是两国基于自身需求的务实选择。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