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又加码,不到24小时连下两道“清洗令”,九三阅兵观礼座恐无缘。7月18日,美国现任国防部长赫格赛斯在社交平台宣布,不许中国人员参加与美国国防部云服务合同有关的任何项目,并将启动两周的资质审查。 2025年7月18日,美国放了一个“大招”——而且是连着放的两个!一天之内,五角大楼连发两道命令,直接把中国人踢出他们的“国防部云服务项目”大门。说白了,这相当于美国官方亲自下场贴出告示:以后这个饭局,中国人不准上桌了。 这回带头的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斯。他说,美国国防部的云服务合同里,“不允许中国人员参与”,理由是:国家安全。听上去好像很正义,是吧? 可一听完,不少人直接翻白眼:这年头,啥事一提“国家安全”,就跟开了免死金牌似的。可别忘了,这份云合同项目的幕后可不是啥新公司,而是美国几大科技巨头:微软、亚马逊、谷歌云、甲骨文通通参与,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什么意思?这不是“军用项目”那么简单,而是美国高科技的核心命脉,你要搞AI训练、卫星图像处理、军情系统分析,全得靠这张“云上的高速路”。而现在,中国人被请出去了。 美方当然要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要防范间谍风险,保障国家安全。”但这理由真没什么新意了。十年前说这话,大家还能听听。现在?只怕更多人看透了:这根本不是安全问题,而是人才焦虑症犯了。 你说中国人才危险?那你怎么这么多年都抢着用华人科学家?根据美国高校的数据,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系统里,超过30%的科研人员是华裔。硅谷更夸张,光是华人技术主管都能开个“中科院分部”。 现在五角大楼突然画红线,其实就是在搞科技版的“闭关锁国”——不是不欢迎外国人,而是只不欢迎中国人。不是怕技术被偷,是怕中国比它强。说白了:这是技术焦虑+地缘恐慌的一次爆发。 这场清洗,不只是让中国人不能参与美国军方项目这么简单,它背后带来的是全球科技圈的“人员大洗牌”。 一些在美工作的中国背景人才已经开始考虑跳槽:去不了美国军工项目,还有欧洲、日本、新加坡、甚至中东的新兴研究中心张开双臂欢迎。更重要的是,这对中国来说是个机会窗口。 过去不少高精尖人才徘徊在“回国or不回”的路口,而现在美国一脚踹人,中国正好打出“组合拳”:自主研发、产业链配套、待遇升级,甚至还加码了“海归创业绿色通道”。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不让我进屋,我就自己盖栋楼”成了不少科技人的心声。一句话,美国刚把人清出门,中国这边门口排队欢迎。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科技排华”都已经外溢到了原本无关的领域。有消息称,原计划今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九三阅兵的部分美方技术代表,可能因为这场清洗风波被“被动缺席”了。 中美之间本就气氛紧张,现在连交流座位都坐不成了?这说明一个事儿:政治已经干预到最底层的互动场景里去了。这不是冷战,但是真冷了。 咱也知道,美国政客这波操作还有一层动机:选票。放狠话、对中国强硬、限制科技合作,这种事在美国一些选民眼里是“政治正确”。特别是某些偏右派政客,靠这些情绪炒作确实能换来短期支持率。 可问题来了:你靠封锁别人,真的能长远发展自己吗?美国的技术优势,从来不是靠“谁不准来”,而是靠“让最聪明的人都想来”。 现在你开始设限,划红线,把世界人才往外推,最后可能会发现:不只是中国人不来,连印度人、德国人、以色列人都要开始犹豫了。世界是平的,科技合作拼的是吸引力,不是围墙高度。 回头看这次“清洗令”,其实是美国焦虑的一个缩影。它表面上是为了安全,骨子里却是不安;它想稳住国防科技,结果却可能打了自己“高端人才生态”的七寸。 全球化走到今天,不是谁能封住谁的问题,而是谁能容下谁的问题。中国科技人才被“清”,可能会痛一下,但也会加速“自主研发”的进程;而美国,眼下封得痛快,但封着封着,就可能真把“科技领袖”的招牌封掉了。时代的风向变了,还是那句老话:你挡得了人进门,却挡不住人另起炉灶。
特朗普政府又加码,不到24小时连下两道“清洗令”,九三阅兵观礼座恐无缘。7月18
环球热点解码
2025-07-29 00:23: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