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那些攫取了大量中国领土的国家时,一般会讲沙俄、英国、日本,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缅甸,缅甸从明代开始就一直侵占中国领土,一直延续到英属缅甸时期。正是缅甸,让云南的面积大大缩水。 谈起中国近代失去的领土,大家总是想到外东北、台湾、香港这些地方,但有个邻国却悄悄地啃掉了云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被忽视的"偷地贼"就是缅甸,从明代土司叛乱开始,到东吁王朝扩张,再到英属时期的蚕食,六百年来步步紧逼。 说起缅甸蚕食中国领土,得从明朝一个叫思任发的土司头子讲起。这家伙原本是麓川宣慰使,名义上归明朝管,但野心很大。1413年接班后,表面上还挺老实,该进贡进贡,该朝拜朝拜。可私底下早就盘算着要恢复祖宗的辉煌。 元朝时候,云南行省的地盘大得很,包括今天云南全部、贵州南部,还有泰国、缅甸北部一大片。那时候根本没什么跨境民族问题,因为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但到了明朝,搞土司制度,给了这些地方头子很大的自主权,这就埋下了祸根。 思任发从1437年开始撕破脸皮,先是吞并孟定、湾甸这些小土司,接着又拿下干崖、南甸,甚至打到了腾冲。这家伙手段很毒,每占一地就大肆屠杀,把青壮男子强征入伍,妇女儿童当奴隶。明朝派人去谈判,他直接自称"法",意思是滇王,压根不鸟你明朝皇帝。 明英宗被逼急了,前后三次大征麓川。明以定西伯蒋贵为总兵官,行在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率兵十五万进军麓川。这仗打得昏天黑地,先後斩五万级,思任发最后逃到缅甸,1445年被缅甸人抓住后绝食而死。 但这只是个开始。三征麓川把明朝国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明朝花了两年时间才将南方各省起义压下。更要命的是,明朝为了拉拢各土司帮忙打仗,许诺战后分地,结果打完就翻脸不认账。这下好了,土司们都不信任明朝了,边疆控制力大幅下降。 正好这时候,缅甸那边出了个厉害角色——东吁王朝。1551年莽应龙上台后,这位"白象王"开始大规模扩张。1555年(中国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莽应龙的军队攻占阿瓦,灭阿瓦王国,接着继续北进,给中国云南边境造成了威胁。 东吁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还有战象部队。面对这样的对手,那些原本归明朝管的土司根本扛不住。1562年开始,木邦、孟密、孟养这些宣慰司一个接一个被吞并。明朝这时候正值嘉靖年间,皇帝忙着炼丹修道,哪管得了边疆这些事。 万历十年(1582年),东吁军队直接打到了云南腹地,攻破干崖后长驱直入,连姚关都丢了。这下明朝坐不住了,赶紧调兵遣将。但缅军来势汹汹,明军节节败退。没办法,只能在腾冲一带修筑八关二十四堡,采取被动防御。 这八关的修建,其实就等于明朝主动承认丢掉了关外的地盘。明朝八关已将明初在中缅交接之处所设之木邦、孟密、孟养、蛮莫、八百、孟艮、老挝等土司俨然拒之关外,预示着明朝统治者主观上放弃了对以上地区的控制权。 明缅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二十多年,明朝虽然局部有胜仗,但总体还是吃亏的。明缅战争呈现出典型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的态势。到1606年,东吁军队攻陷木邦,明军彻底退出缅北。 清朝接手后情况也没好多少。虽然乾隆年间打了几仗,但效果有限。19世纪后期英国占领缅甸后,情况更糟糕。英国人不仅巩固了缅甸的既得利益,还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1891年英军占领江心坡,1941年又逼迫中国签署换文,把班洪、班老等地划给英属缅甸。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谈判,1960年中缅签署边界条约。中缅边界条约签订,确认了"1941年线"割让缅甸的班洪班老地区回归中国,中国收回了片马、班洪、班老,但正式放弃了对江心坡等地约2.7万平方公里的主权要求。 算算账,今天缅甸的克钦邦面积8.9万平方公里、掸邦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这些地方很多都曾经在中国版图内。从元代云南行省包括缅北大片地区,到现在云南省39.41万平方公里,缅甸确实让云南"缩水"了不少。 六百年的领土变迁史,让人唏嘘。缅甸这个"被遗忘的失地制造者",用蚕食战术悄悄啃掉了云南几十万平方公里。历史已成定局,但这段往事提醒我们边防的重要性。你觉得历史上还有哪些被忽视的领土争端?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韩国是否在衰落?你怎么看
【37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