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2岁的翻译家冯亦代弥留之际,紧握着妻子黄宗英的手,颤声说出一个请求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28 12:33:14

2005年,92岁的翻译家冯亦代弥留之际,紧握着妻子黄宗英的手,颤声说出一个请求:“我能和原配郑安娜葬在一起吗?”80岁的黄宗英听完泪如雨下:“我陪了你12年,难道还比不上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5年中秋,北京飘雪,92岁的翻译家冯亦代离世。 法国文学翻译家余中先痛惜:“冯亦代的去世是中国翻译界的一大损失。” 公众更关注他充满戏剧性的情感经历。 一段52年的伉俪情深与一段80岁开始的黄昏恋,交织出关于爱情、忠诚与陪伴的复杂图景。 冯亦代1913年生于浙江杭州。 1934年,21岁的他在上海沪江大学求学,邂逅了外文系才女郑安娜。 郑安娜才华横溢,英语流利,是校园焦点。 冯亦代被她的风采吸引,两人相恋。 1939年,相恋五年后,他们步入婚姻殿堂。 这段婚姻奇妙地塑造了冯亦代的事业。 郑安娜是语言天才,冯亦代深受影响,对翻译产生浓厚兴趣。 他曾感慨:“和一个英文天才结婚,不搞翻译才怪!” 郑安娜也接触文学创作。 两人事业相互促进,生活相濡以沫。 此后52年,他们携手走过战火纷飞、文化浩劫,共同面对人生起伏。 无论顺境逆境,感情始终深厚。 冯亦代成为翻译大家,译介大量英美文学,成就斐然,离不开郑安娜的影响支持。 1991年,78岁的郑安娜突发脑溢血离世。 冯亦代悲痛欲绝,写下《一封无处投递的信》等悼文,字里行间充满无尽思念。 1993年,80岁高龄、丧妻两年的冯亦代决定与68岁的演员黄宗英结婚。 消息引发哗然。有人质疑他“晚节不保”,认为这背叛了与郑安娜的深情。 作家袁鹰赠诗“白发映红颜,小妹成二嫂”,虽有祝福,也带调侃。 这段婚姻的真相并非外界臆测。 黄宗英一生情路坎坷,经历四段失败婚姻。 两人结合时都已暮年。 冯亦代身体饱受病痛折磨。 黄宗英历经沧桑。 他们的结合,更多是基于对晚年孤独的恐惧和对生命陪伴的渴望。 黄宗英坦言遇见“二哥”(冯亦代小名)是幸运。 婚后,她尽心照顾体弱的冯亦代。 2017年出版的《黄宗英文集》第四卷《纯爱》,收录两人晚年情书,展现了这段黄昏恋的温情与真挚。 冯亦代对郑安娜的深情,并未因再娶而消失。 2005年,92岁的冯亦代临终留下遗言:“请把我和安娜合葬大海!” 这是他跨越生死对发妻承诺的最终兑现。 黄宗英得知后,选择理解与尊重,成全了他与郑安娜最后的相守。 冯亦代在中秋离世,最终与郑安娜骨灰一同撒入大海。 冯亦代的两段婚姻,展现了爱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 与郑安娜的52年,是青春爱恋的炽热,是志同道合的扶持,是风雨同舟的坚守,是刻骨铭心的思念。 这份深情,通过悼亡文字和合葬遗愿,得到毋庸置疑的证明。 与黄宗英的12年,则是暮年时光的相互取暖,是孤独生命的彼此陪伴。 这份感情,同样真挚,值得尊重。 评判冯亦代是否“深情”,需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生命需求的阶段性。 他对郑安娜的爱,深沉而永恒。 与黄宗英的结合,是特定境遇下对抗孤独、寻求慰藉的合理需求,并非背叛。 黄宗英的包容与成全,更体现她对冯亦代内心情感的尊重。 冯亦代的故事告诉我们,深情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陪伴也可以有不同的形态。 一份贯穿始终的思念与一份晚景中的温暖依靠,或许可以并行不悖。 主要信源:(搜狐新闻)

0 阅读:1049

猜你喜欢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