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陈明仁宣布长沙起义后,其嫡系第71军在军长彭锷带领下叛逃。熊新民奉命追回第71军,在途中碰到该军副军长鲍志鸿,鲍志鸿指责说:“不讲骨气,也得讲得将气。大不了,就不干了,为什么要向共产党投降?”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士们,都授予特别的荣誉。 在开国上将当中,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这三位显得颇为特殊。 他们都出身于原国民党阵营,而各自在背后所代表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绥远、新疆、湖南这三个省份所发生的起义行动。 昔日黄埔虎将陈明仁被蒋介石当弃子,后来却在长沙起义中为百姓免去战火。 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身份是一军之长。 那么,他最终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黄埔六期的熊中将端坐桌前,心中所想的不是解放的欢喜,而是怕自己成为陈明仁长沙起义漩涡中第一个“叛变”的兵团副司令。 然而,一切都开始于一场猝不及防的转身。 当陈明仁在长沙城头宣布起义时,他的起家部队71军却在军长彭锷带领下连夜南逃。 陈明仁急令亲信、兵团副司令熊新民火速追回这支核心力量。 熊新民心急火燎开始追军之路,恰巧途中偶遇副军长鲍志鸿,他劈头盖脸就是“骨气论”。 71军军部更是冰窟。 彭锷、参谋长杨馨、87师副师长吴涛众口一词斥责他是“叛徒”。 彭锷不容分说下了通牒,不走也得走! 他们还筹划了一个电话陷阱,试图骗回陈明仁,幸亏被陈明仁识破才未得逞。 陈明仁对起义布置的守口如瓶,然而这“惊喜”之下却引爆麾下广泛抗拒。 一些四平血战的老兵怒吼,“我们在四平都不放下武器!” 更离谱的谣言,陈明仁被共产党扣留了!长沙已被攻陷! 恐慌与猜疑弥漫,导致各部开始军心溃散。 71军下属的87师、88师全师脱逃,100军19师只留1个团,197师也只剩2个团,14军军部连带一个师同样消失。 陈明仁绝未料到,自己一手带起的71军竟啃无人留下。 熊新民追悔莫及地被裹挟着南行,到了白崇禧司令部时早已身不由己。 面对白崇禧的雷霆之怒:“党国校长哪里对不起你?黄埔六期已是兵团副司令还不知足!”熊新民无言以对。 白崇禧道出真正的意图,71军正在溃散,老干部们只服熊新民的指挥,除非他出来领头,否则他们宁可上山为匪。 在危境前,白崇禧画了一个大饼。 第一兵团副司令兼71军军长,马上上任稳住部队。 别无选择的熊新民低头接受了命令。 他在71军资历深厚,归队后迅速稳住了这支崩溃边缘的队伍。 1949年11月,历史的炮火没有给他挽回的机会,熊新民麾下这支被短暂聚合的71军在广西战场被解放军碾碎。 一个月后,这位末代军长在桂越边境试图扮成广西商贾脱身,奈何他的口音太明显,被解放军一眼识破。 他被押解回起义地长沙,在陈明仁主持的批判会上承受昔日同僚的怒火。 审判席上,熊新民反复强调自己是情非得已,只因彭锷在军中威望不够无法服众。 然而关键的问题却在,既然部队听命于你,为何不在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中临阵起义? 何苦率领残兵退入十万大山顽固抵抗? 熊新民无法自圆其说,他最终被判刑25年。 命运的判决时,他的人生早在一次次阴差阳错间画得令人嗟叹。 熊新民早年本与陈明仁有师徒之谊。 抗战烽烟初起,他追随宋希濂转战疆场,却在关键战斗里失于情报错报龙陵失守,致宋希濂被免职,埋下一颗愧悔的种子。 命运在东北战场却给他凶险。 他指挥87师在四平以“撒黄豆”阻滞东野进攻出奇制胜,可随后的秋后算账中,陈明仁因擅用救济物资去职,熊新民心怀不平亦难免。 当陈诚以“提拔”为名调他去江西练新兵时,他离开了71军的覆灭深渊,却失去了在起义原点与恩师同步的机遇。 最终,他重回长沙,重新握紧71军权。 可历史的讽刺何其锋利。 正是这支他曾为荣誉浴血奋战的老部队,将他引向了那条无法回头的歧路。 熊新民在1975年获得特赦时已是风烛残年。 那一刻,他回望半生,曾经的抗争辩解,不过是历史湍流中渺小的水花,无法改写巨浪的方向。 在翻天覆地的变革前,熊新民的道路看似阴差阳错、身不由己,却也折射出千万人的困境与迷惘。 个人选择的挣扎,终究湮没于时代的洪流。 主要信源:(百度百科——熊新民)
1949年8月,陈明仁宣布长沙起义后,其嫡系第71军在军长彭锷带领下叛逃。熊新民
梦幻星河缘
2025-07-28 16:43:51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