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只能靠战争抢劫。纽约联储的领袖人物耶伦女士,用沉痛而坚定的口吻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或许已行至一个无法回头的临界点。” 截至目前,美国的国债已经突破了36.2万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平均每个美国人头上背了10.6万美元的债务。这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真要还钱,几辈子都够呛。 更麻烦的是,不是说这些债光摆着不动,它们每年都在生利息,而利息就是个越来越大的黑洞,去年光利息就吞掉1.1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烧掉80万美元,比军费和医保支出加一起还多,占整个联邦预算的17%! 换句话说,现在所有美国纳税人挣的钱,全用来还债,再还个30年也还不完!更别提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了!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不是号称“全球第一经济体”吗?怎么混成这副德行?答案就藏在五角大楼的导弹发射井里。 二战结束后,美国就琢磨出一条“以战养债”的歪路子:打仗既能卖武器捞钱,又能控制资源产地,还能逼着盟友买美债当“保护费”,何乐而不为呢? 就说伊拉克战争,表面上是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际上是为了控制石油美元结算体系。八年战争打完,美国军工巨头们赚得盆满钵满,雷神公司的股价翻了三倍,洛克希德-马丁的订单堆成山。 可一算账,美国花了7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掏了7万美元,这笔钱哪来的?还不是靠发国债寅吃卯粮。 现在的俄乌冲突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在背后数钱。雷神公司生产的“毒刺”导弹,成本5万美元,卖给乌克兰就敢要50万美元,中间商赚差价都没这么狠。 更绝的是,美国逼着欧洲盟友买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三倍,德国工业界气得直骂娘,可没办法,谁让人家手里攥着北约的指挥棒呢。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军工复合体赚得脑满肠肥,2023年第四季度,雷神公司净利润同比暴涨40%,洛克希德-马丁的未交付订单超过1500亿美元。可这些钱都是从哪儿来的?还不是从36万亿美元国债里抠出来的。 美元霸权更是把全世界当韭菜割,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相当于把印钞机变成了“合法抢劫工具”。美国只要开动印钞机,就能买遍全球商品,然后通过美债把美元再收回来,形成一个“美元-美债”的闭环。 可问题是,印钞太多会导致通胀,怎么办?那就发动战争制造恐慌,让全球资本往美国跑。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资本为了保命一样涌入美国,单是一季度就有3000亿美元买了美债,把美国国债收益率都压下去了。这招屡试不爽,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每次打完仗,美债都能迎来一波抢购潮。 可现在,这招有点玩不转了。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美国的套路,开始抛售美债。中国、日本这些美债持有大国,过去两年减持了超过2000亿美元。 耶伦急得直跺脚,多次警告国会:再不上调债务上限,美国就要违约了!可国会两党还在扯皮,民主党要加税,共和党要砍福利,就是没人敢动军工复合体的奶酪。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2024年,美国无家可归者超过50万,食品银行排起长队,可国会却批准了895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买了一堆连实战都用不上的“高科技玩具”。比如F-35战斗机,单价1.5亿美元,毛病比零件还多,摔了三架都查不出原因。 还有五角大楼的天价采购清单:1200美元的咖啡杯,17万美元的手推车,这些钱要是拿来修桥铺路,能让多少美国人过上好日子?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就不能靠发展科技、振兴制造业来还债吗?答案是难如登天。 制造业回流喊了十年,结果美国铁锈地带还是一片萧条,反倒是中国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科技方面,虽然美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保持领先,但这些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根本填不满国债的窟窿。 更关键的是,美国资本已经习惯了“躺着赚钱”,哪愿意辛辛苦苦干实业?2023年,美国企业回购股票花了1.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工作日烧掉50亿美元,这些钱要是投入研发,能让多少科技突破提前十年? 现在的美国经济,就像一个吸毒成瘾的赌徒,明明知道继续下去会死,可就是戒不掉战争抢劫的快感。 耶伦说的“无法回头的临界点”,说白了就是美国已经陷入了“战争-发债-通胀-再战争”的恶性循环。除非美国能痛下决心削减军费、重建制造业,否则,36万亿美元国债早晚会把这个帝国拖进深渊。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总结了窦建德失败的原因,终于明白了李密当年的无奈窦建德在洺水之战被李世民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