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5日,蒋介石以台湾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任命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

小博大史 2025-07-28 09:50:58

1949年12月15日,蒋介石以台湾最高行政长官的身份,任命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对于老蒋的这道任命,吴国桢曾大惑不解,在他看来,蒋系心腹陈诚掌管台湾省主席大印不足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台湾又是国民党仅剩的最后一块地盘,当时随蒋赴台的高官如云,这一要职应该与己无缘。

吴国桢这个人,出身湖北建始,1903年出生,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但脑子好使。十来岁就考进天津南开中学,跟周恩来同窗,俩人常一块儿讨论国家大事。1917年,他上了清华大学,成绩拔尖,书读得比谁都快。1921年,他揣着奖学金去了美国,先在格林内尔学院拿了经济学学士,又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了政治学博士,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的论文,洋教授都挑大拇指。1926年回国,他没闲着,直接投身政界。先在汉口当市长,1936年长江发大水,他亲自督阵修堤,忙得顾不上吃饭。后来在重庆做市长,抗日战争那会儿,他管着防空洞建设,硬是让重庆少挨了几次炸。1946年,他接手上海市长,上海那时候乱得像一锅粥,黑市横行,他雷厉风行整顿经济,查封了不少非法交易。他的作风快刀斩乱麻,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开水壶”,说他是K·C·Wu,名字念着像开水,干事也像开水烫人。他当官不拉帮结派,外交部次长那几年,连秘书都不带私人的,硬是靠自己批文件、跑会议,讲原则到有点倔。这脾气,让他后来在台湾撞了不少墙。 1949年12月15日,蒋介石把吴国桢叫去,扔下一句让他当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愣了,他知道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1948年才接手台湾省,干了不到一年,功劳不说,苦劳总有。台湾是国民党最后的地盘,蒋介石身边高官多得挤不下,俞大维、孙立人哪个不是热门人选?吴国桢觉得自己没戏,况且他跟蒋介石关系也不算近。可蒋介石偏偏点了他,原因有几层。吴国桢在美国念过书,跟美国政界有点交情,1949年国民党日子不好过,美援是救命稻草,蒋介石看中他能跟美国人谈条件。另一层,蒋介石不想让陈诚独大,台湾这块地太重要,权力得掰开点,吴国桢的资历和硬脾气正好能顶住陈诚的气势。蒋介石还想着,吴国桢不属于任何派系,容易掌控。这任命不是简单的换人,是蒋介石在下一盘棋,想稳住台湾,又不让谁一家独大。吴国桢接了任命,心里却犯嘀咕,知道这差事不好干。 吴国桢上任后,麻烦来得比想的还快。他跟陈诚不对付,跟蒋经国更是杠上了。1950年,台湾火柴公司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火柴公司老总王哲甫被省保安司令部抓了,理由是他跟上海的老板吴性栽见过面。吴性栽留在大陆,拍了部电影《民国四十年》,踩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尾巴。蒋经国一气之下,觉得王哲甫跟吴性栽见面就是“勾结”,直接让人抓了。吴国桢查了卷宗,发现这事没证据,纯属蒋经国借机整人。他找上蒋经国和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彭孟缉,彭说这是蒋介石的命令,吴国桢不买账,坚持没证据就得放人。蒋经国态度强硬,压根不松口。没过多久,基隆又出事,两名市议员半夜被特务带走,就因为没按国民党党部的意思投票。吴国桢火冒三丈,觉得蒋经国这是在搞特务统治,踩踏法治。他跑到蒋介石那儿告状,说蒋经国管特务会让老百姓寒心。蒋介石听完,脸黑得像锅底,直接让他闭嘴。吴国桢的原则性在这儿全暴露了,他不怕得罪人,但也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1952年10月30日,蒋介石过65岁生日,吴国桢夫妇被请到草山别墅吃饭。第二天他们下山,车开到一半,吴夫人肚子不舒服,停下来休息。司机检查车子时发现三个轮子的螺丝被人松了,要不是停车,车上的人估计都摔得稀巴烂。吴国桢吓出一身冷汗,知道这不是意外,背后有人想让他“消失”。他立马提出辞职,蒋介石装模作样留了两句,就放他走了。1953年,吴国桢准备去美国,临走前在基隆码头跟朋友王亮畴告别,握手时只说了句“是时候了”。蒋介石和蒋经国没那么容易放人,扣下了他的老爹和小儿子当人质。据说要不是宋美龄帮忙,吴国桢可能走不了。他到了美国,1966年起在萨凡纳州立大学教书,1984年病逝,没再回台湾。他的离开,是原则和权力的碰撞,也是台湾政坛那几年乱象的缩影。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