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中十大害群之马1、荣臻:张学良非常信任他,让他担任东北军的总参谋长。“九一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7-27 09:37:56

东北军中十大害群之马1、荣臻:张学良非常信任他,让他担任东北军的总参谋长。“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荣臻作为奉天的最高军事长官,下令北大营的东北军不许抵抗日军,枪放库房,各地东北军毫无斗志。

荣臻1891年生在河北枣强县一个普通农家,早年没啥显赫背景,但他抓住了时代机会,1912年考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那时候学校刚建,训练挺严,学员学炮兵战术和操作。两年后毕业,他直接投身奉系部队,从李景林部下起步,当过排长、连长,慢慢积累经验。奉系军阀内部派系复杂,荣臻靠着稳扎稳打,1926年升到东北陆军第1师第43旅旅长,直接归张学良管辖。那时候东北军正扩张,他负责带兵训练和边防事务,参与过一些小规模调动。 1927年,他进一步升为第4方面军第17军军长,还得了仁威将军的称号,这在军阀圈子里算是个认可,意味着他能处理更大范围的军务协调。1928年东北易帜后,荣臻继续留用,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军事厅厅长,负责边境巡逻和情报收集。1929年,他又当上国军编遣委员会第5编遣区副主任委员,参与部队整编,帮着裁减冗员,确保东北军保持战斗力。到1931年,他已经是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这位置相当于张学良的左膀右臂,日常决策都过他手。张学良对他信任有加,因为荣臻办事细致,不爱出风头,但这也暴露了军阀体系的问题,靠个人关系上位,往往忽略国家大义。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局势已经紧张,日本关东军频频挑衅,但东北军高层没当回事。荣臻作为沈阳的军事负责人,那天正好在家为父亲办寿宴,忙着应酬宾客,没及时掌握情报。事变爆发于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借口进攻北大营。东北军第七旅驻守那里,士兵们本来有枪有炮,但荣臻接到报告后,立刻打电话向北平的张学良请示。张学良指示避免冲突,荣臻就直接转达命令,要求北大营部队不准开火,甚至把枪支弹药锁进仓库。结果,日军轻易攻入,东北军士兵只能撤退,损失惨重。沈阳周边其他部队也接到类似指令,各部军官拆卸武器,封存起来,导致整个辽宁地区没组织起有效反击。 日军推进迅速,很快就控制了沈阳城。荣臻的这个决定,直接造成东北军士气低落,许多士兵觉得窝囊,部队四散溃逃。这不光是执行命令的问题,荣臻作为现场最高长官,本该评估形势,建议调整策略,但他严格照办不抵抗方针,暴露了东北军高层对日本侵略的低估和软弱。事后统计,东北军在关外有近19万兵力,而日军只有2万多,但因为这种命令,东北在短短几个月内全境沦陷。荣臻的角色在这里特别关键,他不光传令,还监督执行,确保没人违抗,这让整个事件成了历史耻辱。

事变后,荣臻没留在东北抗击,而是化装逃到锦州,然后去北平。1932年8月,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常务委员,继续处理华北军务。那时候华北局势也乱,他参与协调地方部队,避免与日军直接摩擦。1935年,荣臻获授陆军中将衔,这在国民党体系里算中高层,继续在北平任职,负责情报和后勤。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没上前线,而是留在华北,1943年6月直接投靠汪精卫伪政权,当上军事委员会委员,还兼华北政务委员会华北剿共委员会事务主任。那年秋天,他升为该委员会委员长,负责伪军事务。1943年11月,重庆国民政府剥夺了他的中将军衔,但荣臻没在意,继续在伪政权里混。1944年6月,他被任命为华北政务委员会特别法庭华北分庭庭长,处理一些伪法庭案件。1945年2月,任河北省长,4月兼保定绥靖主任,帮着维持伪政权秩序。日本投降后,荣臻被国民政府逮捕,军事法庭判了死刑,但没执行,他就这样苟活下来。1949年后,他在北京过日子,1960年病故,活到71岁。荣臻的这些举动,典型体现了军阀将领的投机性,从奉系到国民党,再到伪政权,一路换门庭,只为保住地位,没半点民族气节。

荣臻在东北军里的角色,本该是守护边疆,但他的行为却加速了东北的丢失。张学良信任他,让他管总参谋事务,结果在九一八时,他下令不抵抗,枪放库房,这直接打击了部队斗志。各地东北军本来有能力反击,却因为高层命令,降的降跑的跑。事变后,荣臻没反思,反而继续在国民党体系里混,后来投日当汉奸,这在东北军十大害群之马里,他排第一实至名归。 其他像熙洽、臧式毅这些人,也都是宗社党余孽,早投日伪,当上满洲国巨头。鲍文樾1937年投日,当伪军政部长,还帮着招降旧部。邢士廉镇压过上海工人运动,后任伪满军政大臣。张景惠是奉系老将,当伪满总理。阙朝玺任伪满银行总裁。袁金铠当伪满省长。张海鹏率兵进攻江桥。于芷山手握三万大军直接投降,还杀了抗日领袖孙铭武。这些人共同特点,就是在日军入侵时不抵抗或投敌,害了整个东北军和百姓。荣臻的例子最典型,他从基层爬上来,却没骨气。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