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独子贺鹏飞,为何要花2000万美元的天价,从乌克兰买下一艘“烂尾”航母?

吴术轩说 2025-07-26 17:18:08

贺龙独子贺鹏飞,为何要花2000万美元的天价,从乌克兰买下一艘“烂尾”航母?

1998年秋天,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内,一艘67000吨级的未完工航母静静停靠着,这就是苏联解体后被遗弃的“瓦良格号”,完工度达到68%,但因资金断裂而沦为废铁。

当时中国海军装备落后,最大战舰排水量仅6000吨,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多次赴英国考察退役航母,但2亿美元的改装费用让购买计划搁浅,直到1999年,乌克兰宣布拍卖“瓦良格号”时,贺鹏飞敏锐地察觉到机会。

“瓦良格号”采用滑跃起飞甲板,舰载机无需复杂的蒸汽弹射器即可起飞,这种设计对维护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正适合当时中国的技术基础,更关键的是舰体使用的AK—25特种钢具有出色的抗冲击性能,舰载机起降对甲板的冲击力是普通钢材的3倍以上。

由于国际政治环境复杂,中国政府无法直接参与竞购,香港创律集团董事长徐增平临危受命,以民间公司身份参与拍卖,竞标现场,美国、英国等多国企业参与角逐,徐增平最终以2000万美元胜出,另外支付200万美元购买了舰体设计图纸。

拖运过程困难重重,当船队行至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土方政府以“舰体长度306米,超过海峡安全航行标准”为由拒绝放行,经过16个月艰难谈判,中国承诺向土耳其开放旅游市场并提供部分军贸合作,才换来通行许可。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遗憾的是贺鹏飞将军在航母到港前8个月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接手改造任务后发现,舰体主要结构保存良好,但舰岛、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需要全部重建,最大难题是AK—25钢材的国产化,这种钢材含有14种稀有元素,配比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与鞍钢集团组成联合攻关组,耗时3年才攻克钢材配方,期间仅试验钢锭就废掉了120吨,每次试验成本高达40万元,最终成功研制的钢材强度比普通船用钢高出30%,为后续国产航母建造奠定了基础。

舰载机起降系统是另一个技术难点,苏联原设计采用的拦阻索系统技术参数缺失,中国工程师通过逆向分析,重新计算了14道拦阻索的张力分布,每根拦阻索能承受50吨拉力,确保舰载机在3秒内从200公里时速减速到零。

2012年9月25日,改装完成的“瓦良格号”正式命名为“辽宁舰”并入列海军,首次起降试验中,歼—15舰载机成功完成滑跃起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10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瓦良格号”的技术遗产价值巨大,通过解析其设计图纸,中国掌握了大型舰艇的模块化建造工艺,将建造周期从8年缩短到6年,舰体分段焊接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效应,参与改造的3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后来成为中国航母工业的骨干力量,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总设计师宗福忠就是从“瓦良格号”改造项目中成长起来的。

购买“瓦良格号”的总投入约25亿美元,而建造同等规模新航母的成本至少需要80亿美元,通过这次改造中国航母工业至少节约了15年的研发时间,技术积累效应持续至今。

如今的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系统,技术路线已经超越了“瓦良格号”的设计理念,但正是那艘从黑海驶来的巨舰,让中国航母梦想照进了现实。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塞北的雪

塞北的雪

4
2025-07-26 17:56

这才是国之栋梁

吴术轩说

吴术轩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