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年,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曹吉祥被当众凌迟,刽子手只剜了三刀,便发现极不寻常——他干瘪的皮肉里竟渗出墨汁般的黑血。围观人群骚动后退,刑场槐树上数百只乌鸦齐声哀鸣。朝廷疑他早年曾在苗疆征战学了些蛊术,便下令将他头割下来传首九边。
曹吉祥出生在河北滦州,早年净身入宫,投靠当时的大宦官王振,当了个小跟班。那时候明朝正统年间,王振掌权,曹吉祥跟着他出门办事,主要干监军的活儿。监军就是监督军队的太监,他参与过几次大仗,比如正统初年的麓川之役,那场仗是为了平定西南边境的叛乱,明军打得挺辛苦,曹吉祥负责盯着将领们别出岔子,还管后勤补给。仗打完,他有点小功劳,但没啥大出息。
后来正统九年,又跟着大军去征兀良哈,那是在北方边境对付蒙古部落,他和兴安伯徐亨分管一路军队,主要是组织骑兵冲锋和防守界岭口。曹吉祥这人挺会钻营,在军中选了些降兵当亲信,练骑射,慢慢攒了点人脉。正统十三年,他又和宁阳侯陈懋一起镇压邓茂七起义,那场农民叛乱闹得凶,曹吉祥带队清剿,抓了不少人,立了军功。总的来说,他早年就是在战场上混,积累经验,但没进宫里核心圈子。
王振倒台后,土木堡之变闹得天翻地覆,明英宗被俘,景泰帝上台,曹吉祥没沾王振的边,躲过了清洗,反而升了官,当上司设监太监,管宫里器物和仪仗。这职位不算显赫,但让他有机会接触军务,继续管京营的部分事务。他这时候开始低调攒势力,表面上服从景泰帝,私下里和一些旧臣保持联系,为后来翻盘埋伏笔。曹吉祥不是那种只会溜须拍马的,他有军旅背景,懂打仗,这让他在宦官堆里有点不一样,但也养成了野心,总想往上爬。
景泰八年正月,明代宗病重,这给了曹吉祥机会。他和石亨、徐有贞这些人勾搭上,一起密谋迎回被软禁的明英宗。石亨是武将,手里有兵,徐有贞是文官,会算卦,曹吉祥作为太监,能进出宫廷,当内应。他们商量好,利用曹吉祥的身份联系英宗,约定在正月十六日行动。那天夜里,石亨带一千多家兵潜入长安门,曹吉祥打开南宫大门,把英宗接出来,直接抬轿去奉天殿。第二天早朝,大臣们傻眼了,英宗坐在龙椅上,徐有贞喊大家跪拜,就这么复位了。这叫夺门之变,曹吉祥立了大功,英宗论赏,他升司礼监太监,总督京营,掌管京城三大营的军队。这权力大了去了,他能调动禁军,批奏章,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国防部长。他的侄子曹钦封昭武伯,从子们都当上都督,门下养了上千食客冒充官员,朝中不少人巴结他。
曹吉祥和石亨并称曹石,权势熏天,他们先干的事就是除掉于谦那些旧臣,说他们迎立外藩有谋逆嫌疑,把于谦杀了,抄家灭族。这事让朝野震惊,曹吉祥借机扩张,占民田,贪军饷,干预政务。英宗开始宠信他们,但后来发现不对劲,因为曹石两人争权,互相拆台。御史弹劾他们,英宗下诏调查,曹吉祥捐钱讨好边疆将领,拉拢人心,但石亨先倒霉,被关进狱里病死。曹吉祥慌了,觉得下一个轮到自己,就开始暗中准备自保。他厚赏蕃将,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些人怕他倒台影响自己,也愿意效忠。这时候曹钦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冯益说魏武帝曹操就是,曹钦听了高兴,野心更大了。他们家养死士,藏兵器,表面上还维持着。
天顺五年七月,曹家的事败露了。起因是曹钦对家人曹福来用私刑,被御史弹劾,英宗让锦衣卫指挥逯杲查办,还下诏通告群臣。曹钦急了,说上次石亨就是这么被抓的,得先下手。他和曹吉祥商量,联络党羽,计划在七月起事。曹吉祥宴请京城守备将领,拖住他们,曹钦带五百死士准备黎明动手。但锦衣卫马亮发现不对,偷偷告密给恭顺侯吴瑾和怀远侯孙镗。他们报告英宗,宫里布防。曹吉祥察觉马亮不见了,让曹钦提前行动。曹钦杀了逯杲,带人攻入皇城,杀了左都御史寇深和吴瑾,但孙镗率兵反击,堵住他们。叛军冲不进去,曹钦投井自杀,曹吉祥被抓。
英宗下令夷曹家三族,党羽汤序等人全杀。这场叛乱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暴露了宦官专权的危害。曹吉祥从拥立功臣到叛逆,只几年时间,根源在于英宗复位后赏罚不明,让这些人膨胀。历史上明史记载,这事让朝廷整顿宦官势力,限制内臣干政,但没根治,后来还有类似问题。曹吉祥的野心超出一般宦官,他不光想掌权,还想让侄子篡位,这在明朝算罕见。
处决那天,曹吉祥被押到北京西市凌迟。明史说他是磔于市,就是千刀万剐,但细节没细写。民间传闻说他被剜三刀就渗出黑血,像墨汁,围观百姓吓坏了,槐树上乌鸦鸣叫,朝廷疑心他早年在苗疆学蛊术,下令砍头传首九边。这蛊术在历史上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巫术传说,明朝时边境战事多,曹吉祥监军过广西等地,可能接触过当地风俗,但史书没提他会蛊。蛊是把毒虫关一起,让它们互食,最后剩一个当蛊,能害人,但多是迷信。曹吉祥的黑血,更可能是长期服丹药导致。明朝宦官追求长生,常吃含汞的丹丸,重金属中毒会让血液变黑粘稠,现代法医能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