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蒋介石“姐姐”被抓,她的处决意见上报至北京,周总理亲自去跟毛主席求情留住她的性命,毛主席思索片刻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一个消息让全国为之震动:那位抗战时期的传奇“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竟然被捕了。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她的案子一直捅到北京,连一向爱才的周总理都出面求情,希望能留她一命,可毛主席思索之后,却批了八个字:“不行,一定要枪决”。 一个曾经的民族英雄,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在九一八事变前,赵洪文国只是东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可当日本人的铁蹄踏碎了家园,这位老人身体里某些东西彻底醒了。 但她没多想,变卖家产,把所有积蓄都换成了枪支弹药,拉起一支抗日队伍,家里人起初都蒙了,但看着老太太坚决的样子,几十口人也就一咬牙,跟着她走上了这条九死一生的路。 只是日本人很快找上门来,房子被烧,人也被抓了去,酷刑之下,赵洪文国却异常平静,她告诉家人:“这把老骨头受不住疼,但想让我投降,门儿都没有。” 但日本人没能从她嘴里问出半个字,看管一松,她就瞅准机会逃了出去,从此,田间那个拿锄头的老妇不见了,取而代代的是一个双手持枪、枪法神准的“双枪老太婆”。 在她的感召下,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儿媳们也在后方承担起后勤,她亲自组建的“少年铁血军”在华北战场声名鹊起,她自己也曾亲手击毙过日军小队长,而“游击之母”的名号,就这么传遍了全国,成了那个年代里一个不屈的符号。 谁知,盛名之下,命运的岔路口也悄然出现,赵洪文国的事迹传到了蒋介石耳中,他很欣赏这位不图名利的老英雄,亲自设宴款待。 而赵洪文国本不想和任何党派扯上关系,但蒋介石一句“敬佩您的骨气血性”,让她放下了戒备。 在宴席上,她的小孙子饿得盯着满桌鱼肉直眼馋,可儿媳却死死抱着孩子,直到老太太坐定,才敢动筷,这一幕,似乎预示了她未来的归属。 并且在1940年,蒋介石亲笔题赠“游击之母”,并授予她中将总指挥的头衔,抗战胜利后,她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国民党,甚至和蒋介石结拜,被客气地称呼一声“姐姐”。 这突如其来的地位和权力,开始悄悄腐蚀她最初的信念,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她开始调转枪口,对准了曾经的战友——人民解放军,她似乎忘了,当初拿起枪,究竟是为了什么。 更可悲的是,她强硬地劝说在八路军的儿子赵侗“归队”,最终直接导致了赵侗的叛变和死亡。 而丧子之痛,让她彻底将仇恨算在了共产党头上,她甚至公开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蒋委员长!”这句话,标志着她已经完全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信仰一旦偏航,行为也就越发疯狂,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赵洪文国却没跟着去台湾,她带着残部抢了银行,一头扎进川西北的深山,收编土匪,成了当地一个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甚至她逼迫农民为她卖命,稍有不从,就是一顿毒打,甚至连人带家一起灭口,张保明一家老小,就是这样惨死在她手上。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元帅念及她抗日的功劳,多次派人劝降,希望她能回头,可赵洪文国不仅一概拒绝,还残忍杀害了派来的代表,至此,她与人民之间,再无半点转圜的余地。 在1950年,解放军对川西北展开围剿,赵洪文国的武装很快土崩瓦解,这位昔日的抗日英雄,最终以“匪首”的身份落网。 当案卷送到北京,周总理看着她前半生的功绩和后半生的罪行,百感交集,希望能从轻发落。 然而,毛主席的批示却异常坚决:“不行,一定要枪决,不过要好好照顾她的家人。” 赵洪文国的一生,是英雄,也是罪人,她的抗日功绩不容抹杀,可她后来残害百姓、与人民为敌的罪孽也同样铁证如山,功是功,过是过,从来就不能混为一谈。 从万民敬仰到千夫所指,她的悲剧警示着后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当个人情感与民族大义相悖时,一旦选错了方向,曾经再大的功劳,也无法为后来的罪恶买单。 【信源】抗日英雄双枪老太婆沦为土匪,周恩来建议刀下留人,毛泽东:枪决——长安武穴
美国不是苏联!不要低估了美国开战的决心,现在它之所以没和中国开战,是因为还有资本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