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围岛,已经跟台湾没有关系了!大陆正把台湾变成一个“钓鱼场”,真正的目标其实早已锁定那些蠢蠢欲动、想要插手的外部势力。说得直白一点,现在的台海,已经成了中美博弈最危险的“引爆点”! 自2022年以来,解放军的围岛演习规模和强度不断升级。2024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解放军出动数十架次战机和多个驱护舰编队,覆盖台湾北部、南部、东部及金门、马祖等外岛周边海域。 更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在台岛以东海域展开舰机协同演练,与空军轰炸机编队形成“内外联动”的打击体系。这种部署不再局限于威慑岛内,而是明确向外部势力传递信号:任何试图干预台海的军事力量,都将面临解放军的立体封控和精确打击。 从战略意图看,围岛行动的重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演习主要针对“台独”分裂势力,旨在遏制其“法理台独”的冒险。但现在,解放军的行动更注重构建“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切断外部势力可能的军事干预通道。 例如,在2024年10月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中,解放军单日出动军机153架次,创下单日巡航新高,同时辽宁舰航母编队前出西太平洋,在宫古海峡附近实施区域制空演练。这种“岛链内外一体联动”的战术,直接指向美日可能的军事介入路线。 解放军的围岛行动并非简单的兵力堆砌,而是通过“点、线、面”三维度构建全方位打击网络。所谓“点”,是指解放军舰机抵近台岛海岸线,甚至进入台湾当局划定的“禁限制水域”。例如,在“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海警舰艇编队距乌丘屿仅2.8海里,距东引岛仅3.1海里,彻底打破台当局的“心理防线”。这种“贴脸威慑”不仅检验了解放军的战术精度,也向外部势力展示了“随时可战”的决心。 “线”的布局则体现在对关键航道的封锁。台湾作为外向型经济体,97%的能源依赖进口,一旦被切断海上运输线,经济将迅速崩溃。解放军通过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等关键节点部署舰艇和岸基导弹,形成“链式封锁”。 “面”的覆盖则依靠远火、常导、战机等构建的火力网。在“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火箭军和陆军远火部队对台岛港口、机场等关键目标实施模拟打击,空军轰炸机编队前出岛链建立多个打击阵位,海军舰艇编队则在台岛周边实施饱和式攻击演练。这种“全域覆盖”的火力布局,意味着无论外部势力从哪个方向介入,都将面临解放军的多层次拦截。 面对解放军的围岛行动,外部势力的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口硬心软”特征。作为美国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亚虽然高调宣称“关注台海局势”,但实际行动却充满矛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政府一边在《防卫白皮书》中渲染“台海危机”,一边悄悄在九州和冲绳部署增程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覆盖台海周边海域。这种“军事冒险”不仅暴露了日本试图在台海渔利的野心,也让其成为中美博弈的“前线棋子”。 澳大利亚的态度则更加微妙。尽管澳国防部长帕特・康罗伊公开拒绝承诺参与台海冲突,强调“主权优先”,但澳军方内部却在讨论配合美军行动的可能性,包括派出潜艇、侦察机等。这种“表里不一”的立场,反映出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战略摇摆。 而美国的处境同样尴尬:国会虽然通过5亿美元对台军援,但内部却有议员质疑“是否值得为台湾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关键的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兵力部署已显捉襟见肘——当解放军双航母在太平洋演练时,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因维修长期停靠港口,“尼米兹”号则在南海疲于奔命。 这种博弈困境的本质,是外部势力对解放军实力的误判。他们以为通过“切香肠”式的试探可以逐步突破大陆的红线,却低估了解放军“以战止战”的决心。 当前的台海局势,本质上是中美战略竞争的缩影。大陆通过围岛行动,不仅展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更构建了一套“以台制外”的战略框架——将台湾作为“战略支点”,吸引外部势力介入,再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其付出高昂代价。 这种“钓鱼战术”的核心,是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外部势力而言,台海早已不是可以随意插手的“棋盘”,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雷区”。解放军的围岛行动,既是对历史底线的捍卫,也是对未来秩序的塑造。 当日本的钚库存、美国的航母编队、澳大利亚的战略犹豫交织在一起时,台海的“引爆点”效应正在加速显现。但历史终将证明:任何试图分裂中国的行径,都将在14亿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现在围岛,已经跟台湾没有关系了!大陆正把台湾变成一个“钓鱼场”,真正的目标其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7-26 16:28: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