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套上千万的别墅,宋丹丹直接公证给孙子,英达想从这儿沾点好处,根本没门。
在北京胡同深处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年过六十的英达推开雕刻着云纹的红木大门,向记者展示着价值千万的藏品。
紫檀木书柜上陈列着严复书法、老舍手稿、启功字画,黄花梨屏风旁堆放着明清茶具。
镜头扫过书房时却突兀地拐了弯,原本该摆放全家福的位置,如今只剩下空洞的墙面。
这个被刻意留白的角落,无声诉说着家族血脉里的裂痕。
英达的确有炫耀家世的资本。
当年北京日报详细报道过他的显赫家族:曾祖父英敛之创办《大公报》,祖父英千里当过辅仁大学校长,父亲英若诚官至文化部副部长,母亲吴世良曾是周恩来总理的翻译。
用英达自己的话说:“我家客厅承载着半部中国近代文化史。”
童年时家里来往的都是曹禺、老舍这样的人物,连保姆都能用英语念莎士比亚。
可这般文化传承的荣光,落到他自己身上却变了味道。
1987年的某天,北京人艺排练厅里,27岁的宋丹丹给英达递了张纸条:“能喝你的饮料吗?”
英达回了句黑色幽默:“可以,但我有艾滋。”
两人就此相恋成婚。婚后生活却让宋丹丹大跌眼镜:电灯坏了要她爬梯子换,马桶堵了要她动手通,更别提深夜独自抱着发烧的儿子巴图跑医院。
英达对此的解释是:“我当时自己还是个孩子!”
那年他其实已经三十岁,正在筹备后来风靡全国的《我爱我家》。
讽刺的是,正是这部国民喜剧摧毁了他的婚姻。
1993年拍摄期间,英达白天在镜头前指导“贾志国”演好丈夫,晚上却和编剧梁欢在剧本堆里眉目传情。
梁欢能进剧组全靠哥哥梁左,这位《虎口遐想》的作者想必没想到,妹妹会亲手拆散自己老友的家庭。
当宋丹丹终于在英达BB机上看到梁欢的留言,所有伪装瞬间瓦解。
离婚时英达握着前妻的手说“要体面”,转头第七天就娶了梁欢。
更绝的是他给小儿子取名“英如镝”,“镝”暗喻嫡出,长子巴图生生被抹去了名分。
此后二十多年,英达对两个儿子的天壤之别令人咋舌。
2018年美国法庭记录显示,他为次子英如镝的冰球训练,特地分五十次存入46.4万美元却触犯洗钱法规。
镜头里的他全无当年名导风采,佝偻着背认罪求情。
而长子巴图11岁时想找父亲要电话号码,竟被冷落十四年。
记者曾当面问为何如此偏心,英达回答:“离婚了就要彻底翻篇。”
转脸却在电视上细数英如镝的冰球场次,连进球数都如数家珍。
网友讥讽道:“敢情父爱也要充值会员?”
如今英达晒出的收藏品越发贵重。
严复对联值百万,黄永玉画作价连城,书架上挤满文物典籍。
但每次记者问起这些珍品未来传予哪位儿子时,他总巧妙转移话题。
书房里摆着北大毕业照和英如镝的奖杯,巴图的存在被彻底抹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丹丹数年前将北京一套市值千万的别墅直接公证给孙子所有。
这项经法定机构公证的财产处置具有排他性,彻底断绝了某些人从中牟利的可能。
当英达在镜头前抚摸黄花梨木纹慨叹传世家风时,或许该想想巴图婚礼上缺席的“父亲”席位。
当他炫耀明代茶具的年代包浆时,大概忘了七岁儿子央求去游乐园时被拒的泪水。
满室珍玩终究只是华丽补丁,藏不住亲情的破洞斑斑。
或许历史记载里他会是“英若诚之子”或“《我爱我家》导演”,但在巴图孩子的认知中,爷爷永远像老舍手稿里的墨迹。
只是封存在玻璃展柜中的遥远符号。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