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红军抵达陕北后,只剩下了三万多人,距离崩溃只差一步之遥,毛主席给一位奇

平原隐者吖 2025-07-26 11:32:08

1936年红军抵达陕北后,只剩下了三万多人,距离崩溃只差一步之遥,毛主席给一位奇女子写信求助。没想到,奇女子二话没说卖房筹钱,如数把5万美元汇给了党中央......

宋庆龄,1893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澍是传教士和商人,家境富裕。她早年在美国接受教育,1913年从卫斯理安学院毕业,回国后在东京与孙中山结婚,成为他的秘书,协助处理革命事务。 孙中山去世后,她继承三民主义理念,支持联俄联共政策。1924年,她在国民党一大上认识毛泽东,对他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印象深刻。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她公开谴责,退出国民党主流,转而支持共产主义事业。 1936年9月18日,毛泽东选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给宋庆龄写信。信中提到红军的困境,急需五万美元购买粮食和药品,并希望她通过宋子文筹款。 信件由董健吾携带,伪装成牧师,辗转送达上海。宋庆龄收到信后,考虑到宋子文与蒋介石的关系,决定不向弟弟求助。 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联系海外华侨,筹集了部分资金。为补足差额,她抵押了上海的法式洋房,这座房子曾是她与孙中山共同生活的居所。 筹齐五万美元后,宋庆龄通过董健吾将款项送到延安。董健吾化装运送,避开国民党检查,资金安全抵达。红军用这笔钱采购了粮食、棉衣和药品,部队得以补充物资,渡过难关,避免了崩溃。这次援助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为后来的抗战合作奠定了基础。 宋庆龄的行动并未止于此。1937年,她参加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三大政策的建议,推动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移居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担任主席。她通过该组织从欧美和东南亚华侨处募集医疗器械和药品,运往八路军前线。她还协助白求恩医生前往根据地,提供路费和物资,确保他能开展医疗工作。 1940年,她支持建立国际和平医院,筹集资金和设备,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她发起“一碗饭运动”,号召全球捐款,筹得数百万美元,用于救助伤员和难民。她还通过同盟刊物宣传八路军的胜利,如平型关战役的战果,提升抗战士气。 1941年香港沦陷前,中共安排她转移到重庆,她继续为抗战奔走。抗战胜利后,她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专注儿童和妇女福利。 1949年,她北上参加政协会议,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她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获斯大林和平奖金,将奖金用于儿童事业。 宋庆龄的贡献远不止经济援助。她在抗战期间奔走国际,联系海外友人,筹集物资,为八路军提供了关键支持。她的行动展现了对民族大义的坚持,也体现了她与共产党的深厚信任。 1949年开国大典,她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新中国成立。1981年5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次日获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5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这段历史展现了宋庆龄在民族危难时的担当。她不仅在1936年为红军雪中送炭,还在抗战中持续贡献,连接国际与国内,支援前线。她的选择源于对孙中山革命理想的继承,也源于对共产党事业的认同。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