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七旬老人20多年前给一同学借了82300元,对方迟迟不还,老人诉至法院,判决下来后对方为了不还,连人带钱跑路了,老人只好申请强制执行,多年过去,执行干警推算欠款人已到了退休年龄,就冻结查扣了她的退休金账户,被扣了8年退休金后,欠款人顶不住压力主动现身为自己求情。结局唏嘘! “退休金是固定收入,必须用来还债。”执行干警李原明立即联系法院冻结了欠债人张某的账户,用来偿还李某借出去的钱。8年来,累计执行到位大部分欠款。直到2025年,欠债人张某因生活压力主动现身法院,请求网开一面。 而张某也终于见到了这个曾经借他钱的老同学,这场长达20多年的追债旅程才才画上了句号。 时间拨回1997年,张某因家庭困难,向同学李某分7次借款共计82300元。彼时这笔相当于普通职工五年收入的巨款,李某出于同窗情谊倾囊相助。不料借款后张某屡屡推脱还款,直到1999年李某将其诉至法院。虽然胜诉判决很快下达,但张某却在执行阶段人间蒸发。 李某迅速报警,但张某搬得很干净,连户籍地也查无此人。受限于当年的执行技术,案件于2004年陷入“执行不能”,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李某借出去的钱,就这样没有了下文。 转机出现在2016年。管城法院执行干警李原明在梳理陈年积案时,通过社保系统发现关键线索,时年62岁的张某已开始领取退休金。李原明立即想到了通过张某社保的钱来偿还欠款,于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直到被扣划8年退休金的张某主动现身法院求情:“现在医疗开支大,能不能留些生活费?”执行法官当即组织调解,“老同学,这些年你去哪了?”2025年的调解室里,李某看着眼前佝偻着背的张某,语气复杂。 张某低着头,不敢面对曾经对自己慷慨相助的老同学。面对白发苍苍的张某,75岁的李某叹息道:“利息不要了,剩下的三千多也不用还了。”张某闻言瞬间哽咽,不停地向李某道歉。两位古稀老人双手相握的瞬间,这场持续26年的债务纠纷,终于以最温暖的方式落幕。 这起案例中,法院用20年的坚持告诉我们。法律既不会纵容老赖,也会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存权。正是他们的坚持与技术进步共同织就了这张正义之网,从早期登报寻人到如今社保数据联网,从现金追缴到网络查控,法治利剑正在破除欠钱是大爷的侥幸心理。 信息来源: 大河报|2025.7.17《借同学钱后“消失”20多年,退休金被扣8年终现身!郑州管城法院执结一起债务纠纷》 文|何夕 编辑|史叔
河南郑州,七旬老人20多年前给一同学借了82300元,对方迟迟不还,老人诉至法院
万象快报侠
2025-07-26 10:56:52
0
阅读: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