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整日疼痛难忍,她花光3000多块,医生建议:截肢。谁料,两年后,在河南偶遇一位医生,15天后竟全好了。 1984年冬天,新疆阿克苏的维吾尔族妇女阿依古丽大腿上长了个硬块,起初没当回事,谁知后来肿得像拳头,疼得走不了路。当地医院的诊断很直接:截肢保命。 这家人二十年的积蓄不过三千多块,阿依古丽攥着最后的几百块钱,绝望地把诊断书撕了。她不认命,可腿上的烂疮却越来越深,甚至露出了骨头。 转机发生在两年后。阿依古丽到河南汝州探亲,路过金庚医院时,正巧碰上宋兆普。他二话不说,把疼得缩成一团的阿依古丽背进了诊室。裤腿一卷起来,连护士都倒吸一口凉气。宋兆普没多问,检查后直接掏出银针止痛,接着敷上家传药膏,又配上草药和推拿。 头几天没什么效果,阿依古丽心里也凉了半截。但奇迹就在第四天发生了,腿不那么僵了,麻木的地方也有了感觉。半个月后,她竟然能扶着墙自己走路了。这位差点被宣判截肢的大姐,激动得当场跪下,非要把贴身的和田玉送给宋兆普。 宋兆普出身中医世家,从小闻着药味长大。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利院看到那些因脑瘫而手脚扭曲的孩子,大受震撼,在病房里站了整整三小时。 那天晚上,他对父亲说:“我想开家专门收脑瘫孩子的医院。”老父亲没多说,只是把祖传的紫砂药碾递给他,叮嘱了一句:“治病要钱,更得要心。” 但这还不是宋兆普做过最“出格”的事。他的金庚康复医院到2009年时,已经收治了十八个被遗弃的重度脑瘫患儿。每个孩子每月三四千的医药费,医院根本扛不住。 宋兆普卖了房、当了妻子的金镯子,还是杯水车薪。一天查房,他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因为停药开始抽搐。那一刻,他转身签了一张单子,动用了医院账上准备买设备的八百万专项资金。 后来审计人员拿着账本找上门,拍着桌子问他:“你知不知道这是挪用公款,是犯罪?”宋兆普没辩解,只是指着满屋子正在努力做康复的孩子,平静地回了一句:“法律要判我刑,我认。可孩子能活。” 这件事最终捅到了央视。节目播出后,卫生部派了特别调查组下来。结果,一份红头文件送到了医院,上面明确写着:特殊情况下允许应急资金专项专用。这算是给了宋兆普一个官方的“赦免”。 那年春节,二十多个孩子的家长从新疆扛着整只烤全羊来到医院,走廊里挂满了用维语和哈语写的锦旗。在规则和人命之间,他选了后者,事实证明,人心的天平最终压过了账本的算盘。 如今再去金庚医院,你会看到几个坐着轮椅的“特殊”员工。24岁的脑瘫患者赵明,在中药房切药材,手速比健全人还快。曾被诊断活不过十岁的双胞胎姐妹,现在成了康复科的指导老师。宋兆普不光救命,还给了他们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尊严。 之前,一个六岁的哈萨克族男孩坐了三天火车,从乌鲁木齐找来。诊金就是一袋子风干牛肉。看着孩子严重变形的脊柱,宋兆普一边拿出针包,一边对助手说:“明天联系北京专家会诊,费用从我的奖金里扣。” 2017年,宋兆普被评为“感动中 国”人物;2019年,荣获全 国总工会授予的“全 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漫长的医学路上,宋兆普就像一盏明灯,点亮每一个患者的希望,他用行动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向他致敬!
1984年,新疆一女子腿上肿了个大包,整日疼痛难忍,她花光3000多块,医生建议
夜色温柔的相伴
2025-07-26 10:46: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