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确保美国明白一点:如果你想对中国发动战争,你就会得到战争。如果你想摧毁中国,你就会被摧毁。中国不会听之任之,我们将战斗到底,无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其他方式。”高志凯博士的这段演讲,可谓把现在的中美关系点得明明白白。 美军近些年在关岛投入巨大,试图把那里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各种先进的防御系统和武器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岛上,特别是2024年底那次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的测试,被美军方面宣传得神乎其神,似乎任何攻击都无法穿透它的防御。 但这种单方面的宣传并不能决定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中国火箭军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独特的飞行轨迹让现有的反导系统难以捉摸,拦截成功率极低。 这意味着,就算美军把关岛防御得再严密,在能够有效突防的武器面前,这些防御工事的实际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关岛作为美国第二岛链核心的绝对安全地位,已经被动摇了。 美军的军事部署还不止于此,他们正试图把火力网推向更靠前的位置,2024年,备受关注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被部署到了菲律宾北部,美国陆军高调宣称,这套系统能够直接威胁到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南海的部分岛礁,他们认为这种抵近部署能够有效牵制中国。 但这种做法也让“堤丰”系统自身成为了一个非常脆弱的固定目标,对于中国来说,用射程和精度都相当可观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来应对,可以说是量身定做。 这款被外界称为“关岛杀手”的导弹,用来对付更近的固定目标自然不在话下,一旦冲突爆发,这些昂贵的“前沿部署”系统,很可能在第一波打击中就化为乌有。 除了陆基导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也一直是其在亚太地区炫耀武力的主要工具,里根号、尼米兹号等航母编队频繁在南海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意图展示其海上主导权。 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海军的力量早已今非昔比,随着山东舰、福建舰两艘国产航母相继形成战斗力,加上大批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服役,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远海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发展了反舰弹道导弹这种独特的“非对称”武器,这使得美军航母在靠近中国近海时,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 美国还依托其在日本、韩国的基地部署了大量的F-35隐身战斗机,并认为这足以确保其空中优势,但中国的歼-20、歼-35等国产隐身战机也在快速形成战斗力,并且与预警机、加油机等支援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越来越强。 配合地面上日益完善的反隐身雷达网络,美军F-35的隐身优势被大大削弱,空中对抗的胜负已非定数。 纵观美军在亚太的种种举动,其核心逻辑依然是想通过军事上的压迫,来迫使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但这种思维已经落后于时代。 中国发展国防力量,并非为了挑起战争,而是在外部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为保卫自身安全和发展权利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这是一种非常清晰的博弈逻辑:你搞你的军事围堵,我就发展我的反制能力,确保在你动手时,有能力让你付出沉重代价。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中美之间的实力天平正在快速变化,任何一方想通过军事手段彻底压倒对方,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来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是对双方最有利的选择,如果执意要将竞争引向军事对抗的死胡同,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中国武器下一个要实战验证的就是能不能打掉美国的F-35隐身战机,目前来看,最好的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