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外国一男子意外无意间在土地里挖出了一块圆形金属牌,上面刻着6个中国字,多年后,男子以150美元的价格将这个块金属牌卖给了一位大学教授,没曾想,教授在无意间竟发现了这块金牌藏着足以改变世界的惊天秘密!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小铜牌成新证 华人专家:郑和船队不只一次到美国》) 关于谁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争论,在学术界吵了好多年。 有人说毫无疑问是哥伦布1492年的航行让欧洲认识了新大陆,也有人翻出各种证据,咬定中国明朝的郑和船队比哥伦布早七十年就到过美洲。 两边各说各的理,谁也没法完全说服对方。 支持哥伦布的观点很直白,毕竟从1492年后,欧洲人开始源源不断往美洲跑,带来新文化、新作物和新移民,彻底改变了那片土地的历史轨迹。 但另一派的证据也很具体,1994年在美国东海岸小镇的教堂墙角,有人扒拉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铜牌,上头“太明宣德委锡”六个字清清楚楚。 专家考证过,这和明朝宣德皇帝的年号印章完全对得上。 按照历史时间线,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1430年出发的,而后明朝就基本锁国四百年。 这块铜牌要真是宣德年间的产物,那只能是郑和船队带过去的。 毕竟民间百姓或后来的华工根本拿不到这种皇帝信物。 铜牌本身的材质也暗藏玄机。 科学检测表明含铜量高,混合了锡锌等杂质,铸法粗糙, 正符合宣德年间用新开铜矿铸钱的工艺特征。 这块铜牌被发现后,又一件关键文物被翻出来讨论,收藏在图书馆里的《坤舆万国全图》。 这幅四百多年前的世界地图居然精确标注了美洲大陆的海岸线,比哥伦布航行足足早了六十年。 这就怪了,按常理地图上的美洲信息只能来自实地勘探,可当时除了中国人,谁还可能有这种远航能力? 美国学者在印第安部落做调查时,还注意到印第安人早期旗帜图案和明朝军队旗帜有相似点。 某些原产美洲的作物在中国古书里早有记载,这些蛛丝马迹都指向明朝船队的到来。 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较真地追查过这个疑案。 他翻遍各国古籍馆藏,竟找到一张画着中国帆船的非洲航海图,图里不仅准确标记好望角,时间还早于公认的欧洲发现者。 孟席斯还在加勒比海岛屿上找到古代船只遗骸的线索,证明中国造船技术能支撑跨太平洋航行。 更关键的是他的推论:郑和第六次远航时很可能分出三支分队,其中一支往东航行两年之久,足够横穿太平洋打个来回了。 解释明朝官方为何不留记录倒不困难。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朝中大臣们嫌远洋太费钱粮,不但取消航海计划,干脆把档案图纸都销毁了。 美洲沿岸还陆续出土过明朝青花瓷残片,美国军事博物馆里藏着一幅1763年的地图,把美洲原住民服饰习惯描得细致入微,而图上批注显示资料源自中国记录。 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每日星报》1916年登过文章,也承认发现中国的航海遗迹比欧洲登陆更早。 但质疑声始终没消停。 核心症结在于郑和船队的官方档案片纸无存,美洲土著也没留下文字记载能与明朝史料对证。 靠猜谜般拼凑起的铜牌、地图、瓷器这些零散物证,终究差着关键一环。 反观哥伦布的航行日期、航线日志都有原始文件佐证,实实在在促成了新旧大陆持续往来。 历史真相的复原本就是艰难活计,地底可能还埋着更关键的证据。 现在学者们继续在古籍堆里翻找,在河岸滩涂挖掘,盼着某天突然挖出带“永乐”或“宣德”年号的船锚铁链,那时数百年争论或能尘埃落定。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4年,外国一男子意外无意间在土地里挖出了一块圆形金属牌,上面刻着6个中国字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25 14:24: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