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李牧驻守边境,每次匈奴人来犯的时候,他必坚壁清野,严令部下不得主动出战,过了几年,虽然没有什么损失,但手下人都认为自己这个老大太懦弱了,赵王也觉得李牧把国家的脸面都丢逑完啦,于是换将! 新官上任后,斗志盎然,主动找匈奴人干仗,次次都被人揍的找不着北,边境不复安宁; 赵王没办法,又去找李牧,李牧拿腔拿调:我病了,干不了这活! 李牧这“病”装得够狠,任赵王三催四请,家门都不开。赵王急得跳脚:匈奴把边境村寨烧得遍地冒烟,新来的将领腿都被射穿了,马都让人抢走了几十匹!实在没法子,亲自到李牧家拍门板:“老将军,赵国的脸面早被匈奴踩泥地里了,寡人这张脸也豁出去求您了!”李牧这才慢悠悠提条件——军权给够,谁叽歪砍谁头。回营第一件事?把闹得最凶的偏将捆起来抽了三十鞭! 转头更绝:全军演武场摆开架势,牛羊撒出去吃草。匈奴人伸头一瞧,哟呵“缩头将军”又来了?大摇大摆冲进营地抢牲口。冷不防李牧旗号一抖,埋伏五年的精兵从山沟里扑出来,十年没打的赵军像群饿疯的虎,把匈奴主力剁成了饺子馅。单于逃得帽子都丢了,十几万人马折在雁门关外,十年不敢近赵境。 可细琢磨这事透心凉:李牧前五年忍辱挨骂守国土,抵不过赵王一句“丢脸”?换来个草包将军打得民不聊生,君王才知锅是铁打的!更可悲的是,后来赵王迁听信谗言,到底把李牧脑袋砍了送敌营。你品,这哪是李牧有病?分明赵国庙堂瞎了眼烂了心! 李牧用边境血泪给全天下上课:真能打的将领往往不闹腾,吵得凶的多半是废物。打仗不是斗气,是拿人命换国家命!赵王前脚骂他怂,后脚跪着求,最后还要他命——良将遇上昏君,比遇上匈奴惨十倍!赵武灵王棺材板快按不住了:子孙蠢到骨子里了,活该被秦灭!
赵将李牧驻守边境,每次匈奴人来犯的时候,他必坚壁清野,严令部下不得主动出战,过了
史海听涛
2025-07-23 14:19:0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