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编的药箱里藏着六代人的心血。季德胜祖上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研究蛇药,那会儿江浙一带的采药人常被蝮蛇所伤。 好家伙!那军医的枪管子都顶到胸口了,真当这祖传的宝贝是他能掏钱买走的玩意儿?季德胜这声冷笑,跟冰碴子似的,透着的不光是硬气,还有骨子里的蔑视。啥叫“蛇花子”?听着是下九流讨饭的行当,可这竹篾药箱里装着的,是老祖宗在嘉靖爷那会儿就开始摸索、拿命试出来的方子,淌过多少代采药人的血汗,琢磨着对付那些要命的蝮蛇獠牙。这哪是药?是命根子,是跟这片土地咬在一起的魂儿。你拿把枪,就想把几百年的心血连根拔走?门儿都没有! 这故事老多人喜欢讲,就爱突出季德胜的硬气,还有那毒蛇一亮相的反转,解气!说这是民间智慧对抗强权。确实,那一刻的季德胜,脊梁骨是真挺。可咱光看这解气的一刻,够吗?想想那会儿是啥年月?1940年,日本人正猖獗,在咱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这军医为啥能这么牛气,拿着枪指着季德胜的脑袋?不就仗着背后那侵略者的身份,以为靠这身皮和手里的铁家伙能予取予求。他相中的是蛇药吗?是!但他背后代表的,是那种想把中国好东西、连皮带骨头都扒拉走的掠夺本性。多少中医秘方、珍贵药材、甚至人(想想那些被掳掠去做劳工、做慰安妇的同胞),不都是这样打着“研究”、“征用”的旗号被抢走的?季德胜面对的,哪是一个军医啊?是整个侵略系统伸出来的一只贪婪爪子。 说季德胜掏出毒蛇是壮举,是智慧的反击,不假。可冷静想想,这真能算公平对抗,甚至胜利吗?他那是以命搏命,是以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在抵抗。毒蛇无眼,咬死军医,他自己就能全身而退?万一军医开枪了呢?这本质上是一种逼到绝境、退无可退、用极端方式捍卫底线的悲壮。你说他“赢”了?在那鬼子横行的年月,一个“蛇花子”用这种法子保住了药方,确实可敬。但这“赢”里头,掺杂了多少无奈、多少血性、多少巨大的风险?这胜利的光芒,恰恰反衬出侵略者掠夺时的肆无忌惮和民间个体反抗的巨大代价。不是所有中国人,在那黑暗的年月里,都有机会或者有能力,像季德胜这样亮出他的“毒蛇”。更多的人,可能在刺刀下只能沉默。季德胜的传奇,是个体英勇抵抗的孤光,照亮的是那个时代普遍的苦难与压迫的深渊。 祖宗的心血在竹篾箱子里沉甸甸的,中国老百姓的骨头和智慧,也结结实实地长在这片土地上。你想抢?拿命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