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流落澳门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主动和写信请

墟史往事 2025-07-23 09:18:27

1949年,流落澳门的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得知新中国成立后百感交集。主动和写信请求重回组织怀抱。毛主席知道后表示回来可以,但有一个条件…… 包惠僧1894年出生在湖北黄冈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但脑子好使,六岁上私塾,九岁换学堂,1909年考进黄州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那年,他受孙中山思想影响,跑去武昌,靠人资助进了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他先当了半年小学老师,跟校长吵翻后辞职,改行做记者,写文章揭社会黑幕,笔锋犀利,人称“包大炮”。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北京大学旁听课程,跟着学生上街游行,喊着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回武汉后,他继续当记者,1920年采访陈独秀,被马克思主义点燃了热情。同年秋天,他跟董必武、陈潭秋在武汉搞了个共产主义小组,自己当书记。1921年7月,他代表陈独秀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跟其他12个代表一起见证了党的诞生。不过他的身份有点争议,有人说他代表广州,有人觉得他是陈独秀的私人代表。 1927年国共分裂,南昌起义没赶上,白色恐怖来了,他迷茫了,最终退出中共,投靠国民党。在国民党那边,他干过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内政部参事,还跟蒋介石混得挺熟。可后来国共斗争越来越烈,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慢慢被边缘化。1948年底,眼看国民党要完,他带着家人跑到澳门,日子过得紧巴巴。 1949年10月1日,包惠僧在澳门那间破旧小屋里,打开老式收音机,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那一刻,他愣住了。几十年的革命生涯、背叛、漂泊全涌上心头。他想明白了,与其在澳门耗着,不如回大陆试试。于是,他写信给周恩来,语气诚恳,说自己佩服他们奋斗了二十多年建成新中国,希望能回去。信发出后,他天天等着回音。 没几天,周恩来回电欢迎他,毛泽东也批了话:“回来可以,但他不是普通党员,得对党交代清楚。”这条件听着简单,可背后意思不轻——他得说清楚当年为啥叛党,态度得端正。包惠僧没犹豫,收拾东西,带着老婆孩子,从澳门坐船到香港,再转去北京。1949年11月,他终于踏上了北上的路。 到了北京,董必武和周恩来先后见了他,聊了老半天。他被安排进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1950年12月毕业后在内政部当研究员和参事,给政策提建议。1953年8月,毛泽东点名让他去上海找中共一大旧址,他跑遍法租界,确认了地方,给党史研究帮了大忙。后来他用“栖梧老人”的笔名,写了不少回忆录,记下建党早期的点点滴滴,资料扎实,挺值钱。 1957年,他调到国务院当参事,继续提意见。可到了1966年文革,他没躲过去,被批斗,陈独秀写给他的百来封信全烧了,人也垮了。1979年7月2日,他在北病逝,85岁。他留下的《包惠僧回忆录》1983年出版,成了研究中共早期的宝贝材料。 包惠僧这辈子,像坐过山车。从建党元老到叛党投敌,再到晚年回归,啥滋味他都尝遍了。有人说他墙头草,有人觉得他最后知错能改。时代乱,他也乱,可新中国成立那声广播,到底把他拉回来了。毛主席那句“得交代清楚”,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他抓住了,晚年也算有了交代。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