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马寅初向毛主席建议实行计划生育,毛主席却强烈反对,当场否决了他的建议

岁月解密屋 2025-07-22 15:40:13

1953年,马寅初向毛主席建议实行计划生育,毛主席却强烈反对,当场否决了他的建议,并提出一个令世人敬佩的观点! “50年后,人口将突破26亿,这实在太可怕了,这带来的不是人口红利,而是巨大的压力,必须进行计划生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那一年的中国,人满为患,一年出生的新生儿,就足以将三个上海填满,这背后是巨大的人口红利,可更多的却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的压力。 这么多新生儿,教育、医疗、住房,通通都成了问题,一户人家三五个孩子天天跟在屁股后面喊妈妈,整天妈妈长爸爸短,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都算是幸运。 看到这人满为患的大街小巷,以及人口突增的局面,北京大学的校长马寅初感到激动的同时,却又多出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担忧和焦虑。 若是按照中国群众这样的“生娃”速度,用不了多久,人口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再翻一番…… 惊人的数据让马寅初彻底坐不住了,作为一位已经73岁,头发花白的经济学家,马寅初下定决心放下手中的经济学著作,转身就拄着那根陪伴了自己多年的拐杖跑到了大大小小的农村。 农村里的娃娃一大串,年纪小一点的,甚至没有裤子穿,就在那里玩泥巴,不亦乐乎,黑黑瘦瘦的,却又活力满满。 马寅初走到一户又一户人家拜访,询问家庭条件、经济状况,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到处撒欢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打断了。 没有踏入农村之前,马寅初认为一户人家养育两个孩子,至多三个孩子,就不得了啊,可没想到,他这一下乡走访,一询问,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孩子窝,这户人家五六个,那户人家七八个…… 这样的一幕直接令马寅初目瞪口呆,他不敢想象,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未来五十年的人口可以突破多少亿。 马寅初走访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北京之后,马寅初愁的吃不下饭,拿出自己平日里使用的计算器。 一通捣鼓之后,马寅初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50年后,中国人口将实现飞升,达到26亿以上! 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本就一清二白,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方方面面都需要发展,若是一瞬间多出来那么多人,那么多张嘴巴,中国眼下的发展如何吃得消? 马寅初为此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思来想去,马寅初决定有必要实施计划生育了,而他在耗时几天之后,终于整理好了人口理论。 不久后,主席的房间便多了一个客人,这个人便是抱着自己人口理论著作的马寅初,马寅初见到主席之后,当即就红了眼眶。 “主席,不得了啊,中国老百姓人口数量要是再这样增长下去,所有群众的生活条件都会急剧下滑,到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受重创啊。” 主席看着马寅初眼中的凝重,以及脸上的愁眉不展,也在第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在此之前,主席就始终坚信“人多力量大”,抗日战争胜利、抗美援朝胜利,归根结底,除了主席以及各党的伟大领导之外,还需要强大的人口数量。 显然,马寅初的实施计划生育与主席这一“理念”背道而驰,为此,马寅初还以上海纺织女工作为例子,表示经过调查,一位纺织女工就要生产6个孩子。 这意味着,这些纺织女工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其余的时间则都在生产车间。 主席听到之后,提出了质疑:技术可以后天学习,设备可以从其他国家引进,若是施行大规模计划生育,届时流水线上的工人从哪里来? 主席提出的观点很明确,一切都建立在“人多力量大”的基础上,同时,要完全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福利! 马寅初1953年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未得到主席应允,不过也没有被完全摒弃,因为他的一番话,也让主席明白,是时候思考一下中国在人口方面的问题了。 一直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中国的经济也实现了攀升,主席在对待人口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涌现了一个想法。 物质生产都需要按照规划、计划,为什么人口不能进行有计划的增长呢?相较于无节制,有计划更合情合理。 于是在1957年的时候,“计划生育”这一词汇正式出现,后续,计划生育得以实施,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不过即便如此,中国在短时间内依旧稳居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直到印度无节制、无计划的生育,人口才在后续赶超中国,中国位列世界第二。 信息来源:人民网《毛泽东强烈反对计划生育 有人就能造出“人间奇迹”》

0 阅读:1171

评论列表

没事

没事

16
2025-07-23 01:54

事实证明马寅初就是一祸国殃民的畜生。

猜你喜欢

岁月解密屋

岁月解密屋

解密岁月,读懂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