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生产线为什么不能打包给巴基斯坦?这么说吧,不是信不过巴铁,实在是之前吃过亏,不得不防。 大概十年前,中国把彩虹-3无人机技术打包送给了巴基斯坦,手把手教他们怎么造,结果没过多久,巴方转头就把技术悄悄给了土耳其,土耳其拿到技术后,直接山寨出了自己的“安卡”无人机,搞得中国很被动。 这就像你把自己辛苦写的作业借给好兄弟抄,结果他转手就卖给了别人,换谁不生气? 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作为四代机,其雷达、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均涉及核心技术,直接交付存在多重隐患,巴基斯坦工业能力有限,关键部件可能需第三方协助生产,若被美国或土耳其获取将导致技术外泄。 此外,若巴基斯坦具备歼10生产能力,可能通过低价出口与中国形成市场竞争。同时,巴基斯坦与美国、土耳其关系密切,面临外部压力时存在技术间接转移的风险。 所以,中国现在更愿意直接卖成品飞机(比如歼10CE),而不是给生产线,巴铁买了飞机后,维护升级还得找中国,这样既能赚钱,又能控制技术不外流。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不会因此事受到影响,但未来技术合作可能会采取更审慎的方式,在技术转让上分阶段推进,先从基础技术开始,待巴方证明具备规范操作能力后再逐步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将明确禁止第三方技术转让条款并设定违约赔偿机制,双方可探索联合研发隐身无人机等新型合作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中巴关系确实铁,但技术合作不能光靠感情,中国以前吃过亏,比如80年代从西方买技术,结果人家一翻脸就卡脖子,现在自己好不容易有了核心技术,肯定得捂紧点。 巴基斯坦也有难处,既要靠中国对抗印度,又想跟美国、土耳其搞好关系,但技术这东西,一旦送出去就很难控制,土耳其跟北约穿一条裤子,美国又一直想搞中国的高科技,巴铁夹在中间,难免会让中国担心。 未来合作方式要调整得更谨慎,技术可以逐步提供,先观察对方是否可靠,同时用合同和法律条款约束违约行为,通过联合研发武器等互利项目提升合作价值,让巴方觉得没必要另寻伙伴。 总之,国家之间讲感情,但也得讲利益,技术合作不是请客吃饭,该防的还得防,毕竟谁都不想当“冤大头”。
评论列表